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99大內頭社西拉雅平埔夜祭_頭社公廨廟宇

此物件是臺南市大內區頭社公廨的影像。

公廨(西拉雅語:Kuwa),文獻漢字作「公界」、「公堺」,通常是指西拉雅族、大武壠族等原住民族祭祀阿立祖、太祖等祖靈的場所。頭社公廨被譽為「西拉雅聖地」,最早是茅草木柱草房,二次大戰後重建改為磚房,現今的頭社公廨於1983年重建。建築形式採三面壁、無廟門(三川門)的公廨傳統造型特徵,以高臺屋方式興建並將水泥柱、欄杆和屋頂,漆成竹子、木板或茅草的顏色,象徵延續傳統古法。登記的廟名則因礙於當時內政部規定的寺廟登記法令,並無「公廨」之名,最後經由太祖指示,定名為「太上龍頭忠義廟」。

西拉雅族頭社太祖夜祭,在每年農曆10月14-15日舉行,是慶祝太祖(阿立祖)每年一度的聖誕千秋,也蘊含著頭社居民對太祖的感恩與祈福之意。西拉雅族是平埔族中人數最多的一支,也是漢化最為鮮明的聚落之一,除了日常的服飾與語言受到漢化影響外,傳統信仰也融入了漢人的祭祀習俗。在夜祭儀式中,可以看到漢人儀式中常見的線香與金紙等儀式物,也保有其祀壺信仰及女性在儀式地位上的優先性等傳統特點。頭社太祖夜祭既保有西拉雅族傳統習俗與宗教信仰,更融合漢人文化發展出創新與創意。2008年公告為文化資產,為臺南市政府「民俗及有關文物-信仰」類無形文化資產。


參考資料

1.忠義廟,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TainanCity/danei/1111007-ZYM(瀏覽日期:2022/07/06)

2.公廨(原住民族),維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zh-tw/公廨_(原住民族)(瀏覽日期:2022/07/06)

3.頭社公廨,維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zh-tw/頭社公廨(瀏覽日期:2022/07/06)

4.大內頭社太祖夜祭,臺灣宗教文化資產,https://www.taiwangods.com/html/cultural/3_0011.aspx?i=50(瀏覽日期:2022/07/06)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劉欣欣
  • 創作者
    陳丁林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22/11/30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