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為臺南鹽水大眾廟前的金爐以及金爐外觀的彩繪和下方石雕。
大眾廟金爐為六角形,除爐頂有著橘紅色的火獅盤據之外,爐身外觀皆黏貼彩繪磁磚,上下計分四層,上層花香鳥語,二層山明水秀,三層留有兩面爐口,餘為彩繪堯舜禹湯等名君軼事。底層則為建爐碑記與龍、虎、麒麟、仙鶴等浮雕。燒金紙是民間信仰的一部分,拜拜時,除了各種供品外,大捆大捆的金紙更代表了信眾虔誠的心意,金紙燒得越多,香火愈旺。
「紙錢」是祭祀鬼神時用的冥錢,亦稱為「黃紙」。紙錢的使用,主要是為了表達誠心、去除邪氣。而金紙上的純金,表示心地純正、對神明絕無欺騙。道教或民間信仰的儀式中,在與神交涉或運用法術的過程中,有時候也需要使用紙錢。當今社會,受到「有錢能使鬼推磨」的價值觀影響,有人傾向於認為,燒金越多越能獲得神靈保佑。
參考資料:
1.陳丁林,2003。鹽水鎮大眾廟,臺南縣政府,80、81
2.全國宗教資訊網,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192(瀏覽日期:2022/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