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安定保安宮2003年舉辦平安清醮,布置於內壇三清壇兩側的救苦天尊與普化天尊神像掛軸,以及張貼於廟口告示板上的各宮廟隨駕請將調兵回鑾遶境的香條照片。
醮典期間,道士進行各項科儀的場所,是布置於大殿的內壇,即三清壇。而在建醮時若有舉行拔度齋儀,會在三清壇增掛太乙救苦天尊與雷聲普化天尊兩位神像畫軸。香條是宮廟用來告知信眾進香、遶境日程與目的地宮廟名等訊息,並加蓋有宮廟神祇名號印章的紅、黃色長型紙條。一般於進香、遶境前十天或半個月前,祭典執行人員就必須在起點宮廟外、目的地宮廟外張貼香條,並於規劃好的路線,停駕、休息地點等,沿途張貼香條,以方便沿途信眾設香案迎接神轎。
安定保安宮創建於清嘉慶元年(1796年),主祀保生大帝和天上聖母,而由其主辦的神明遶境活動「安定保安宮直加弄香」,又稱「安定香」。這是以保安宮為主廟,出巡頂八庄與下九庄的刈香遶境活動,香陣遶行下九庄時以保生大帝為主,而隔天遶行頂八庄則以天上聖母為主。早期的「直加弄香」為三年一科,且有「年底建醮、隔年三月刈香」之慣例。1994年改成「香醮合一」,自2006年起以「城隍夜巡」取代香科,以「三朝祈安禮斗法會」取代醮科,並於未年擴大為全香境刈香遶境,成為現今三年一小科、十二年一大科的「直加弄香」。2017年12月公告登錄為臺南市市定民俗,並於2019年1月獲市定民俗文化無形資產的文資授證。
參考資料
1.李豐楙,2005。臺南王醮傳統與地方瘟神信仰,第一屆國際道家學術大會論文集。頁353-370。(瀏覽日期:111/06/30)
2.〈香條〉,全國宗教資訊網/宗教知識/宗教器物,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443(瀏覽日期:111/06/30)
3.〈安定保安宮直加弄香〉,國家文化資產網/民俗,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folklore/20180102000004(瀏覽日期:111/0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