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安定香舉辦前,安定保安宮主任委員施新岳至港仔尾福安宮落廟(下請帖),並與庄上耆老一同參拜的照片。
2003年安定保安宮舉辦平安清醮,即與西港香、蕭壠香齊名的「直加弄香」,又稱為「安定香」。據傳香科起源於清代,定期三年為一科,遶境安定區的頂八庄及下九庄。港仔尾原屬下九庄村落,以主祀保生大帝,並同祀李府千歲、田都元帥等神祇的福安宮為庄廟。保生大帝香火於鄭氏時期傳入本庄,原由庄民輪流供奉神像於住宅中,直到清光緒10年(1884)才創建竹造廟宇,稱「公厝」。1923年改建為磚造廟宇,名為福安宮,後陸續修建成今日樣貌。2003年安定保安宮舉辦香醮前,由保安宮主任委員施新岳與庄中耆老一同至福安宮參拜,並進行落廟會議(即第一次香科籌備會議),共商香科事宜。
安定保安宮創建於清嘉慶元年(1796年),主祀保生大帝和天上聖母,而由其主辦的神明遶境活動「安定保安宮直加弄香」,又稱「安定香」。這是以保安宮為主廟,出巡頂八庄與下九庄的刈香遶境活動,香陣遶行下九庄時以保生大帝為主,而隔天遶行頂八庄則以天上聖母為主。早期的「直加弄香」為三年一科,且有「年底建醮、隔年三月刈香」之慣例。1994年改成「香醮合一」,自2006年起以「城隍夜巡」取代香科,以「三朝祈安禮斗法會」取代醮科,並於未年擴大為全香境刈香遶境,成為現今三年一小科、十二年一大科的「直加弄香」。2017年12月公告登錄為臺南市市定民俗,並於2019年1月獲市定民俗文化無形資產的文資授證。
參考資料
1.黃阿有等,2010。《安定鄉志》,臺南:南縣安定鄉公所。(瀏覽日期:111/06/26)
2.〈安定港仔尾福安宮〉,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臺灣寺廟,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TainanCity/anding/1121006-FAG(瀏覽日期:111/06/26)
3.〈西港刈香〉,維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zh-tw/西港刈香(瀏覽日期:111/06/26)
4.〈安定保安宮直加弄香〉,國家文化資產網/民俗,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folklore/20180102000004(瀏覽日期:111/0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