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件是神轎指示的照片,也就是俗稱的觀輦轎。
觀輦轎主要功能為請示神明諭旨,問事解惑。在出巡、暗訪等重要儀式時,也會以觀輦轎來驅邪。觀輦轎的進行方式是由兩人扛一小轎,以轎槓當乩筆。由法師唸請神咒,直到轎開始晃動,前面的乩手抬著轎槓,在案桌沙盤上飛文,由桌頭辨別字句,解釋乩文。
神轎是神明出巡遶境時所乘坐之轎子,依形式分作輦轎、武轎、顯轎、文轎、花轎等,始於民間信仰中神明聖誕慶典之需,依神像尺度與車輿典章制度而製作神明專屬的轎子,後經演變而被賦予神明的移動廟宇之意涵。
參考資料
1.姚伯勳,2011。神轎的形式意義與製作產業發展歷程,文化資產保存學刊,no.16:61-74。
2.輦轎,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4411(瀏覽日期:2022/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