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總統直接民選」貼紙

本物件是宣傳文宣,是黃底綠字的貼紙,內容為訴求「總統直接民選」的文字。

1988年李登輝繼任總統後,政治改革的訴求逐漸發生改變,各界開始出現總統直選的聲音。1992年3月,民進黨及無黨籍國代合組「總統直選聯盟」,向政府高喊「總統直選」。4月,第2屆國民大會在中山堂舉行,民進黨代表拉布條要求總統直選。4月19日,民進黨發起419大遊行,黃信介、許信良、林義雄、施明德等人率領群眾佔領臺北車站、忠孝西路等地,靜坐要求總統直接民選,歷經3天2夜,最後被強制驅離。

後續修憲討論時,國民黨保守派人士堅決反對總統直接民選,主張仍由國民大會選出,其後於民意壓力下再主張改為「委任選舉」方式,但最終不敵社會公民直選的呼聲。1994年7月28日,國民大會正式通過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明訂「總統選舉方式自第九任總統改由人民直接投票產生」。1996年3月23日臺灣實現首次由公民直接選舉總統,結果由李登輝與連戰以581萬票,約5成4的得票率當選中華民國首屆民選總統。


參考資料

1.總統直選,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895(瀏覽日期:2022/11/11)

2.蔡祐吉,2012/1/1。【台灣大選風雲】總統間接選變直接選 轉眼16年,TVBS新聞網,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4516(瀏覽日期:2022/11/11)

3.葛柔、王俊欽,2014/4/28,你不知道的歷史!1992年「419大遊行」佔領忠孝西路,三立新聞網,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21506(瀏覽日期:2022/11/11)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許智瑋
  • 貢獻者
    提供者
    潘厚勳
  • 創作者
    未確定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22/11/30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