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再見 蔣總統 反共.民主.台灣路」巡迴展展覽文宣

此物件是文宣,由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及手護台灣大聯盟主辦的「再見 蔣總統 反共.民主.台灣路」巡迴展展覽摺頁文宣。展覽分四個場次,分別是2007年5月19日至6月17日在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展視室、2007年6月30日至7月18日在屏東縣文化中心一樓展覽廳、2007年8月8日至8月27日在高雄市政府一樓中庭及2007年9月1日至9月23日在雲林縣文化中心陳列館3樓。

「再見 蔣總統 反共.民主.台灣路」巡迴展,展覽共分為四大單元「自由之路」、「受難故事」、「禁忌年代」及「課本展」,展覽包含了許多首次曝光的珍貴歷史文件。而為了給參觀民眾一個反思的機會,放置有許多受難者的影像,希望藉著這些真實的照片,呈現出威權統治者殘酷的一面。此外,會場中還播放與民主、人權相關的紀錄片,不僅有臺灣的影片,還有韓國、南非等的影片,讓大家來共同檢視過去,並且展望未來。

臺灣歷史上的「威權統治時期」,這段時期中國國民黨建立了一黨專政體制,學者以「黨國體制」來稱呼當時的政府體制。而威權統治和黨國體制得以在臺灣實行,制度上和「萬年國會」密不可分。1948年5月10日施行《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使得《中華民國憲法》明訂的民主憲政體制遭到架空,在沒有臺灣民意正當性的支持下,導致中華民國政府「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任期長達 43 年,這就是所謂的「萬年國會」。1990年3月16日以臺大學生為首的群眾在中正紀念堂靜坐,開始了「野百合運動」,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而在其後隨之而起的多次追求民主的運動及多項的政治改革,這些歷程終將臺灣推向如今的言論自由、人權保障及民主政治的國家。


參考資料

1.呂欣憓,2007/5/18。「再見,蔣總統!」特展 19日揭開序幕, 台灣海外網,https://www.taiwanus.net/news/press/2007/200809071834571230.htm(瀏覽日期:2022/11/12)

2.薛翰駿,2019/8/20。「黨國體制」、「威權統治時期」是什麼?,沃草,https://watchout.tw/forum/8TtjdwX9N2nPMh17hEzS(瀏覽日期:2022/11/12)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劉欣欣
  • 貢獻者
    提供者
    潘厚勳
  • 創作者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手護台灣大聯盟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22/11/30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