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北清真寺因有確診者足跡而做的應對工作

此為臺北清真寺通知暫停(4/23)主麻,以及自5月1日起暫停所有活動並不對外開放至5月16日,以及因疫情升溫決定延長暫停開放日的中、英、阿拉伯等文之公告。

2021年4月2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接獲華航通報,一名印尼籍男性貨機機師在澳洲被檢驗出COVID-19陽性,並回溯其在臺灣期間的活動足跡,曾經於4月16日中午12時至下午1時到過臺北清真寺參與活動,當日現場約有200人於室內、200人於室外,而確診者分別坐在寺內兩處。接獲通報後,指揮中心也緊急通知臺北清真寺取消各種室內聚會,靜待疫情調查。臺北清真寺也立即張貼暫停主麻公告,並於臉書粉絲專頁張貼安心說明,說明媒體所載之活動史為主麻禮拜,參與教親都有遵守防疫規定,且恰巧是在齋月期間(4月12日至5月12日),日間禁食,故無群聚聚餐。由於該名機師與教親間並無社交活動,因此請教親與大眾勿過度反應,並隨疫情發展暫停一切活動與調整清真寺開放日期。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簡稱為Covid-19。2019年12月1日,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發現首宗感染個案,並於2020年初迅速擴散傳播至全球多個國家,演變成一場全球性大瘟疫;臺灣立刻採取邊境管制、開設疫情指揮中心、口罩實名制等政策,因此能有效控制疫情的散播。2021年初爆發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華航防疫旅宿及萬華茶藝館的數起群聚感染,宣布進入三級疫情警戒於5月至7月,以簡訊實聯制、配戴口罩、飲食使用隔板、遠距教學等措施防堵疫情擴散。2022年為兼顧經濟與疫情,政府推行「臺灣經濟防疫新模式」政策,逐步放寬防疫的限制。然而隨著病毒變種為Covid-19 Omicron,發生大規模、加速傳播多點的變異株群聚感染事件,4月28日本土染疫人數首次破萬,確診死亡人數亦不斷攀升。期間經歷防疫保險理賠、快篩試劑缺乏等問題,政府仍持續推動廢除簡訊實聯制、放寬出入境管制等措施,朝向生活正常化前進。


參考資料

1.〈外籍染疫機師等3人曾到台北清真寺 研判寺內感染機率較低〉,中央通訊社,2021/4/23,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4230158.aspx

(瀏覽日期:111/11/6)

2.〈安心說明〉,台北清真寺 Taipei Grand Mosque臉書專頁,2021年4月24日,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mosque/posts/pfbid0aXXme9bSwiafjZrP2Ymx82WvzL2vbadEvYkTQ9UprtZbFJxE4J4Bh2hfCz4XToEGl(瀏覽日期:111/11/6)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邱怡靜
  • 貢獻者
    提供者
    未確定
  • 創作者
    臺北清真寺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22/11/30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