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蘇厝長興宮金籙王醮_醮事-金籙王醮-法事科儀-通誠正醮-正醮

此物件是臺南市安定區蘇厝長興宮金籙王醮法事科儀「通誠正醮-正醮」的影像。道士跪伏於壇前,奉請各方神明,禮畢後,諸神由三清壇至三界壇的間以黑布上黏貼天官錢架起天橋返回天庭。

「通誠正醮」為醮典中最後的謝神儀式,再次迎請眾神明自金闕玉京降臨壇城消災賜福,並在醮事的最後,虔誠奉送諸神返回天庭。「正醮」代表醮功圓滿、醮事周全的意義,為表示對神明的敬畏及建醮者的誠意,而尊重性的稱作「通誠正醮」。

蘇厝長興宮是臺灣少數的純瘟王廟,也是一座無主神神像的獨特廟宇,主祀張、余、侯、耿、吳、何、薛、封、趙、譚、盧、羅十二府千歲爺。於1772年(乾隆37年)歲次壬辰,首次建立三朝王醮,爾後每三年建醮一次,逢丑、辰、未、戌年行之,以答神恩。「安定長興宮瘟王祭」於2010年登錄為臺南市定民俗文化資產。在醮事榜文中可見「金籙」二字,從《靈寶玉鑑》之〈設醮辯〉記載內容可知,醮事格品分為金籙、玉籙、黃籙三類,金籙為皇帝所建,玉籙為公侯將相所建,而庶民僅能修建黃籙之醮。金籙醮是醮事的最上品,曾經只有天子皇室才能為之,但是隨著時代的演進變遷,現今民間宮廟的醮典法會,均以「金籙」為之。


參考資料

1.通誠正醮,教育百科,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通誠正醮&search=正醮(瀏覽日期:2022/09/06)

2.蘇厝長興宮,文化地理資訊系統,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TainanCity/anding/1121002-CXG(瀏覽日期:2022/09/06)

3.黃文博,2000。南瀛王船誌,頁50-65。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4.陳丁林,2000。王之醮—蘇厝長興宮庚辰科瘟王祭。臺南:蘇厝長興宮。

5.陳丁林,2003。蘇厝長興宮癸未科瘟王祭。臺南:蘇厝長興宮。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許智瑋
  • 創作者
    陳丁林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22/11/30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