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小林部落大武壠族居民潘燕玉(1963 年生)與潘鄔奈所示範的女子纏頭布(tînn-thâu-pòo)的方式,攝於高雄市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根據潘燕玉根據其幼年約 7 歲(約 1970 年)左右之印象,當時鄰居一位年約 80 - 90 歲的女性耆老,是目前小林部落大武壠族耆老王振上(1957 年生)的祖母,喜愛穿全黑的衣服、七分寬褲,個子矮小但十分健朗,頭髮秀長且烏黑,每天都纏頭布;當時此頭布為純黑、無繡紋,且纏繞頭布時,會先以頭布包覆長髮。這是她對耆老纏頭布的唯一記憶。
以下為潘燕玉理解的頭布纏繞步驟:
將長髮稍加整理後,以頭布右端包覆長髮後,左手將頭布左端自右耳以逆時針方向纏繞頭部。亦可將長髮梳理後,直接將頭布自右耳以逆時針方向纏繞頭部。
將頭布剩餘長度,持續以逆時針方向纏繞頭部。
最後在右耳後方,將頭布左端與頭部右端打結固定,並且讓剩餘的頭布往下方露出。
潘燕玉的頭布纏繞方式,與淺井惠倫於日治時期在小林部落所拍攝之大武壠族人牽戲畫面中,唯一有穿戴披風之女性耆老所纏繞頭布之方式較類似,同樣均於右耳打結,剩餘頭布往下垂,亦可外顯頭布末端之繡紋;畫面中其餘一兩位男性亦有類似纏繞法。但潘燕玉認為頭布應無一定的纏繞方式,端視個人需求或審美觀。由潘燕玉過往記憶亦可得知,至少在 1970 年代,小林部落仍有族人會纏繞頭布。
本條目數位物件由本團隊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拍攝,詮釋資料由本團隊於 2022 年 6 月 28 日訪問潘燕玉後撰寫編輯,數位物件紀錄日期為 2022 年 6 月 28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