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楠梓仙溪流域大武壠族漁獵衍生行為及物品:獵寮的搭建方式

圖為小林部落大武壠族耆老徐吉綠( 1949 年生)所重製的獵寮,與獵寮的屋頂、掛鉤,攝於高雄市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此獵寮長約 55 公分,寬約 50 公分,高約 200 公分,主要由長枝竹製作。徐吉綠耆老補充道,獵寮實際大小需視使用的人數而定,單人獵寮通常寬 50-60 公分,高度通常比一般人身高再高一點,約 200 公分;若是三四人一起使用,甚至可搭建出高 240-270 公分,寬達 180 公分的大獵寮。

關於獵寮的搭建,徐吉綠耆老說明如下:

  1. 主結構材料與搭建

徐吉綠耆老說獵寮講求搭建快速,因此不像臺灣其他竹管家具會使用鑿管等技法,而純以繩子將竹材綁一綁;若材料都備齊,通常一兩個小時就可完成一個獵寮的搭建。長枝竹或麻竹都可作為獵寮的竹材,麻竹夠粗,長枝竹竹肉夠厚,都是支撐力很夠、適合作構築,採集又容易的竹種。

  1. 屋頂防水

獵寮主結構完成,並以長枝竹搭建屋頂結構後,族人通常會先在屋頂鋪上姑婆芋的葉子,上方再鋪上山棕葉,以達更好的防水效果。徐吉綠耆老說如此處理後,獵寮就相當不容易漏水。

  1. 座位處理

徐吉綠耆老補充道,有些做事較精細的族人,還會在獵寮內鋪上質地好的草木,讓座位更舒服。座位通常以筆直的木材製作,例如當地獵人常用來製作陷阱釣篙(tiò-ko),樹皮烏黑而木材亮白,樹枝筆直又富有彈性,人稱「烏柴仔篙(oo-tshâi-á-ko)」的象牙樹(Diospyros ferrea (Willd.) Bakhuizen),或是當地稱「水金正(tsuí-kim-tsiann)」的水錦樹(Wendlandia uvariifolia Hance),都不容易彎曲。接著上方再鋪上「山薰葉(suann-hun-hio̍h,山菸葉)」或人稱「鞘草(siù-tsháu)」的紅鞘草(Hyparrhenia hirta (L.) Stapf)等,都是質地柔軟,適合作獵寮坐墊的草葉。

較細緻的獵寮,可能還會加上木製掛鉤等配件,可以吊掛衣物等物品或食物,而不需置放在有濕氣的地面上。徐吉綠耆老強調,一般來說,獵寮原本定位就是臨時住所,所以工法不求非常堅固細膩,反而因為它搭建便利,材料取得不難,因此即使壞了也很容易修復,例如柱子斷了就再砍竹材更換,屋頂壞了就再鋪上新的草葉,因此雖然是臨時的獵寮,若沒遇上極壞的天氣,也能用上好一陣子。

儘管是臨時居所,獵寮搭建的材料選擇,包括竹肉厚薄與直徑長度,或是各種草木的質地,都影響了族人對材料的喜好,反映出過去族人對山林植物利用知識的細膩。


本條目數位物件由本團隊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拍攝,詮釋資料由本團隊於 2022 年 6 月 8 日訪問徐吉綠後撰寫編輯,數位物件紀錄日期為 2022 年 5 月 1 日。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
  • 所屬族群
    原住民族
  • 所屬族群說明
    大武壠族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