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楠梓仙溪流域大武壠族漁獵衍生行為及物品:年輕人的菸斗

圖為小林部落早期青年慣用的細菸斗,以及小林部落大武壠族耆老徐吉綠( 1949 年生)示範早期部落青年嘴叼著細菸斗之情形,攝於高雄市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在地稱菸斗為「hun-tshue」。此細菸斗全長約 10 公分,以三截不同粗細之台灣矢竹串接而成,較細一端的竹管切面為吸口,較粗的另一端竹管為放置菸草之處。根據徐吉綠耆老說明,以桂竹製的較長、較粗的舊式煙斗,在早期幾乎等同耆老的形象,當時年輕人只抽香菸,或以台灣矢竹製的簡易菸斗。

根據當年 17-18 歲(約 1966 - 1967 年)的徐吉綠耆老所回憶,早期部落年輕人不碰耆老常抽的桂竹煙斗,而是抽較細、較短的簡易菸斗,製作方式如下:取來一節 10 公分左右的台灣矢竹(Sinobambusa kunishii (Hayata Nakai))或泛稱的「箭竹」,在其中空的細莖桿中塞入菸草,再點燃菸草,就可開始抽菸;另一種則如照片所示,取來三截不同粗細的台灣矢竹,並將之串接在一起,相較前一種做法,略更精緻美觀。

此種菸斗之製作並不困難,但難的是台灣矢竹並非到處都有,在小林部落並不常見;事實上,相較於海拔 1500 公尺以下都有分布的桂竹,台灣矢竹僅生長於數百公尺到 1200 公尺之間的山區。因此根據徐吉綠耆老與荖濃部落大武壠族耆老潘鳳英所回憶,早期的年輕人更常抽的是「枝仔薰(ki-á-hun)」,即為現今所說的香菸。

由上述可得知,當時部落年輕人不抽長輩抽的桂竹製長菸斗,並非是長輩禁止年輕人抽菸。潘鳳英耆老解釋道,這或許是因為桂竹製長菸斗幾乎等同老人形象,因此不被年輕人喜愛;但也有可能是因為年輕人要工作,比較沒有時間像耆老一樣抽「閒仔燻 (îng-á-hun)」或抽小菸。

從長輩的桂竹製菸斗,到年輕人抽的台灣矢竹製簡易菸斗與香菸,讓我們依稀看見早期大武壠族部落抽菸文化,也早已在不同年齡層間形塑出不同潮流,與不同時代與生活環境的演進呼應著。


本條目數位物件由本團隊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拍攝,詮釋資料由本團隊於 2022 年 4 月 16 日訪問潘鳳英、於 6 月 8 日訪問徐吉綠後撰寫編輯,數位物件紀錄日期為 2022 年 7 月 17 日。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
  • 創作者
    不明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2/7/17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戰後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