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楠梓仙溪流域大武壠族漁獵衍生行為及物品:山豬路

圖為山豬路,拍攝於高雄市甲仙區枋寮部落,在地人稱為「suann-ti-lōo」。對於居住地在山林地帶附近的居民,由於時常與大自然親近,也因此自有一套看待大自然的方式。除了對於植物的特性有所了解之外,同時也因狩獵或是安危等需求,對於動物有所觀察。山豬路便是小林部落大武壠族人對於山豬習性的觀察之一,由於山豬性情兇猛,一方面而言是優良的蛋白質來源,是適合狩獵的對象,另一方面則是族人需要特別小心的動物,以免遭受攻擊。

小林部落大武壠族耆老周坤全( 1924 年生)說,小林部落族人所說的山豬路,是指山豬在山林中移動所形成的道路,由於山豬的體型龐大,行為上較橫衝直撞,也不擔心被發現,因此只要山豬走過,或者啃食植物根莖所形成的路徑都會相當明顯。只要看到有這樣特色的路徑,族人都會知道有山豬走經,因此便命名這樣的路徑為「山豬路」。

周坤全耆老說,對部落族人而言,狩獵山豬是相當危險的動作,主要是山豬有尖銳的獠牙,如果發狂起來相當具有危險性,所以山豬並不怕沒有獵槍的獵人,反而是沒有獵槍的獵人很害怕山豬。因此族人若在務農或者採集時不小心遇到山豬,都會小心的離開現場,防止發生危險。

山豬路是小林部落族人透過觀察,經年累月形成的知識,因此格外難得。由於山豬性情兇猛,儘管對於獵人而言是豐富的蛋白質來源,但若是平日進行其他工作在山林遭遇到山豬,也是件十分麻煩的事情,因此透過辨識山豬路,可免去遭受山豬攻擊的危險,對獵人而言更是珍貴的狩獵資訊。


本條目數位物件由本團隊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拍攝,詮釋資料由本團隊訪問周坤全後撰寫編輯,訪談日期為 2022 年 4 月 21 日,照片拍攝日期為 2014 年 3 月 6 日。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
  • 所屬族群
    原住民族
  • 所屬族群說明
    大武壠族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