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小林部落公廨中所放置之草鞋,以及部落族人穿著之草鞋,拍攝於高雄市甲仙區五里埔小林部落,在地人稱為「tsháu-ê」。小林部落大武壠族耆老周坤全( 1924 年生)表示,草鞋可以防滑,除了是早期小林部落大武壠族人到溪邊漁獵、到山上工作會穿的鞋具之外,以前部落族人非常團結,鄰里間常常會分工協助聚落事務,其中還有一項習俗即是關於草鞋。
根據周坤全耆老所說,若前往山區抽黃藤,常會穿草鞋防止受傷,然而早期族人因沒有錢可以買草鞋,所以都會自己使用稻草製作成草鞋來穿。草鞋的製作,都會用稻草打底,而繩子則是由梧桐樹皮製作;早期的族人為了方便取得梧桐樹皮,會自己在農地栽植,而梧桐樹的纖維因具有韌性,所以可以作為打牛索(牛索為綁牛用的繩索)的材料。也因為草鞋可防滑,到溪邊捕魚也都習慣穿草鞋。
周坤全耆老補充說,以前只要聚落中有人過世,後事便需要族人之間相互協助,而分配工作這件事相當低調,只要鄰長拿著草鞋,到某戶的家屋前竹竿上掛上草鞋,就表示該戶人家所分配的工作任務是負責已逝者的抬棺工作。然而當掛上草鞋後,聚落族人往往會搶著拿下草鞋承接這項工作,也因此在小林部落中不能隨便穿草鞋,因為穿草鞋象徵個人所承接的工作任務,部落耆老對於穿草鞋一事也會相當謹慎。
原先草鞋僅是平時工作所著之器具,然而在時代的演進下,演變為具有獨特文化意義的象徵。小林部落中的掛草鞋文化,顯現小林部落族人古道熱腸的態度,因此當鄰里間有事務,族人們會爭先給予協助。另一方面透過承接公共事務工作,族人之間牽起強韌的人際網路,此也為小林部落族人具強烈向心力的原因所在。
本條目數位物件由本團隊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拍攝,詮釋資料由本團隊訪問周坤全後撰寫編輯,訪談日期為 2022 年 4 月 21 日,照片拍攝日期為 2013 年 10 月 19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