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楠梓仙溪大武壠族相關祭祀文化:製作向笱的家族

圖為小林部落進行夜祭時,所使用的向笱,拍攝於高雄市甲仙區五里埔小林部落。在楠梓仙溪流域大武壠族文化裡,魚笱除了用於捕魚,也可用於公廨裡,作為最高祖靈「太祖」所在之處,信仰上被稱為「向笱」。根據小林部落大武壠族耆老羅潘春美( 1949 年生)表示,早期小林部落居民相當團結,聚落內大小的事務常是村長以一個鄰一項工作來分配,舉辦夜祭的狀況亦然,例如製作向笱即有特定家族。

羅潘春美耆老說,夜祭的籌備透過村長來分配工作,以鄰長為班頭,村長將工作吩咐給鄰長,而鄰長則是針對各戶人丁進行人員與工作調配。就羅潘春美耆老有印象以來,公廨每年祭典所需使用的向笱就是族人潘仙化負責編製。然而此事是否與村長交付工作為一鄰一項工作的分配有關,這就無法確定。除向笱是潘仙化家族人員負責編製外,向竹的砍取也由一戶劉姓家族所負責,而這項傳統從 1996 年小林夜祭復振後便維持到現在。

根據潘仙化長女,小林部落居民潘燕新( 1965 年生)表示,她自小就看她父親每年祭典前就會準時編織向笱,但不曾看過阿公編製,大多是她父親編製為主。曾因好奇詢問她父親,而所得到的答案是因為太祖(小林部落的祭祀對象)的向笱都沒有人在編織,所以潘仙化每年都會編給太祖的祭典所用,以此盡一份心力,而編織向笱這件事也自此變成潘仙化家族每年祭典時的主要工作。

在羅潘春美耆老的口述當中,可發現小林部落居民會相互協助處理公共事務,並透過鄰里等組織進行工作分配的情形。另一方面也能從潘燕新的口述中,發現其父親潘仙化主動接受編織夜祭使用的向笱,並非受到工作安排而製作,而是基於對於信仰的虔誠而自願進行之行為。此舉表現潘仙化對信仰的投入,也因向笱為固定家族製作,間接讓夜祭編織向笱文化不至於失傳


本條目數位物件由本團隊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拍攝,詮釋資料由本團隊訪問羅潘春美、潘燕新後撰寫編輯,訪談日期為 2022 年 5 月 12 、 13 日,照片拍攝日期為 2015 年 12 月 21 日。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
  • 所屬族群
    原住民族
  • 所屬族群說明
    大武壠族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