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小林部落舉辦夜祭(iā-tsè),所立向竹之七束茅草,拍攝於高雄市甲仙區五里埔小林部落。向竹在大武壠族聚落裡是重要的存在,而在小林部落,立向竹代表著聚落的繁盛,也因此自有一套儀式,表示聚落對於向竹的重視。向竹除了竹材本體之外,亦有稻草、茅草的原素構築成向竹,而在大武壠族人的概念裡,茅草具有相當神聖性的意義。
根據小林部落大武壠族耆老周坤全( 1924 年生)表示,當小林部落夜祭的向竹立起來,便表示小林部落族人的太祖(小林部落族人祭祀對象)就要從公廨這邊上天庭去祈求天公、玉皇大帝風調雨順,這一年能順利,並保佑族人平安,且五穀豐收。另外也有聽耆老說,向竹綁的七束茅草是太祖要從天庭下來,得以返回聚落的物件。不過自相當早期,小林部落便有在綁七個節(七束茅草),對族人而言,茅草的煞氣是相當重。七個節便是表示「七馬(有七隻馬的力量)」在這裡保護小林族人的向竹、向竹祖。
周坤全耆老另外補充,向竹上的天梯,主要是用茅草來綁,綁著位置會在刺竹尾巴往竹頭方向延伸,開始沒有其他分支竹葉的竹身處,往下開始綁七束茅草。七束茅草所代表的意義是小林太祖有七位姊妹。
從周坤全耆老的口述,我們得以認識小林部落族人的宗教觀,看似以泛靈信仰為主體,但在當中亦混雜著道教信仰的概念,例如玉皇大帝、天公等,由此可見族群在互動當中,所進行的文化融合,亦可從中,試圖探看小林部落族人的宗教觀。
本條目數位物件由本團隊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拍攝,詮釋資料由本團隊訪問周坤全後撰寫編輯,訪談日期為 2022 年 4 月 21 日,照片拍攝日期為 2017 年 11 月 3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