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小林部落公廨前,為人群所包圍之向竹,攝於高雄市甲仙區五里埔小林部落,族人稱向竹為「malubiw」。根據小林部落大武壠族耆老周坤全( 1924 年生)的說法,立向竹象徵聚落的興盛,另一方面立向竹也是祭典中 Patahen(走向、賽跑)重要的祭儀環節,在選出勇士後,聚落耆老會邀請其參與立向竹儀式,象徵部落的強盛,也讓勇士參與這項重要的儀式,所以都是每年在祭典時才能立起全新的向竹。
周坤全耆老另外表示,聚落公廨前的向竹尾巴上所綁的茅草束稱為 tintin,那是大武壠族人在放向時的信號。向的力量很強大,如果是以早期小林部落庄尾河邊的土地公潭的深度來比喻的話,若一個人被放向,那個威力可以從河面直達深潭兩尺那麼的深。向竹上的七束茅草,是七煞,七馬的意思,是用來保護向竹的,也有聽其他耆老說這七束茅草是太祖從天庭要回聚落,回來所用的之天梯的說法。
周坤全耆老說,向竹都是農曆九月十五日下午的 12 點 10 分時要立起來,只要向竹立起來,就表示大武壠族小林部落開向。傳統上立向竹必須先詢問過太祖,擲杯決定時間後,就必須要在那個時刻立起向竹。向竹立起時,就是開向,因為向竹上的那束茅草就是做向的信號,除此之外,老君也會在場進行做向的儀式與祈福,所以當立起向竹時也表示已經做向開向。
竹子是大武壠族不管在漁獵或者祭典上的運用相當重要的竹材,尤其是刺竹的傳統祭典與技藝運用上更廣,祭典時所挑選的刺竹竹尾必須完好,也必須面向東方。周坤全耆老說,竹尾完整代表部落繁盛,也代表竹子是生長情況良好的竹子。挑選向竹時要看竹節是否有泛黃,如果有泛黃表示是生長 2 至 3 年以上的熟成竹,可以運用在祭典跟家屋興建上。
竹子由於是祭典中相當重要的存在,甚至立向竹儀式背後的意義便是象徵聚落的興盛,因此在選擇上自有聚落自己的標準,更有一整套儀式進行。由此可見大武壠族人透過日常所見的素材,結合宗教祭儀,呈現對聚落未來的展望,而這樣的嚮往,經由一代人傳承給另一代人,不斷接續至今。
本條目數位物件由本團隊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拍攝,詮釋資料由本團隊訪問周坤全後撰寫編輯,訪談日期為 2022 年 4 月 6 日,照片拍攝日期為 2017 年 11 月 3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