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紅瓦厝的「emalo 祭祖」儀式

圖片為南投縣埔里鎮房里里紅瓦厝聚落「emalo 祭祖」儀式以酒祭祖之情形,以及「emalo 祭祖」儀式之舊祭場與近年復振後之新祭場,分別攝於南投縣埔里鎮房里路 16-2 號後方巷弄、南投縣埔里鎮房里里集會所與南投縣埔里鎮房里路 16-2 號後方巷弄。房里里位於南投縣埔里鎮西北部,緊鄰眉溪和國道六號。由台中、苗栗的平埔族群遷移開墾定居,以道卡斯族群為主,內有五個聚落,分別是雙寮、日南、八股、紅瓦厝、公田溝(吳宗澤, 2021 )。清代道卡斯族人陸續進入埔里建立村莊後,也分別把原鄉的文化帶進埔里盆地(葉育倫, 2011 ,頁 23 ),包括「emalo祭祖」儀式。根據紅瓦厝道卡斯族青年王商益所說,首張照片即為 2020 年 8 月 23 日紅瓦厝聚落首次復振「emalo 祭祖」儀式時,聚落耆老帶領年輕族人在儀式前以酒祭祖之情形,由右至左分別為鍾梅、邱蕙蕡、張壽琴、王堯弘等當地道卡斯族人。

王商益說,當初崩山八社道卡斯族入墾埔里,建立紅瓦厝、雙寮、日南等聚落時,都仍依循祖先的傳統,在特定時間舉辦祭祖儀式,稱為「emalo 祭祖」;如今埔里道卡斯族聚落都會在各自的日子舉辦祭典,雖然不是都在同一天,但時間相去不遠,通常各聚落會在每年農曆 7 月底這幾天舉行儀式,其中紅瓦厝聚落是為 7 月 28 日。「emalo 祭祖」當日,紅瓦厝聚落會在早上首先辦理走標活動,在激烈的競賽過程裡選出族群中年度的優勝者,並在下午的時候由聚落族人帶著銅鑼,前往紅瓦厝聚落的各處報信,通知每年的祭典時間已經到來。在報信過後,祭師或是聚落的女性領袖會帶領著族人敲著鑼,前往聚落的公井與周遭的水圳進行迎靈的儀式。在水邊,祭師或長輩會以手指點酒,將酒水彈到圳溝與水井裡,用以向祖靈傳達祭典即將開始的訊息。除此之外,王商益特別提到:「在請靈的過程中,我們的酒水會隨著水圳流到眉溪,並流到我們的原鄉。」此處的原鄉,指的是崩山八社原來的聚落位置,多位於現今臺中大甲、大安、外埔,苗栗苑裡、通霄等地(李宗信, 2013 )。

根據紅瓦厝聚落耆老邱蕙蕡所說,過去「emalo 祭祖」之祭場為照片中之埔里鎮房里里集會所。王商益另提到,由於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禁絕地方信仰,道卡斯族各聚落祭典因而逐漸式微,僅有少數的家族私下進行。在張慧端〈原住民宗教〉一文中提到:「皇民化政策引進日本的日照大神令族人祭等,基本上已動搖了原住民固有的宗教基礎。」(張慧端, 2015 ),亦可與王商益提到的祭典式微情形相互佐證。如今埔里僅剩紅瓦厝仍有「emalo祭祖」儀式傳承,並於 2020 年於王商益家前院擴大舉辦,藉由年度祭儀的舉辦,提醒和期盼更多族人關注自身文化。

從「emalo祭祖」,祭司或聚落長輩會將酒水彈到圳溝裡,讓水流將酒水帶到原鄉的說法,隱含紅瓦厝聚落道卡斯族人自西部平原遷移至埔里的歷史,見證族群的遷徙,亦顯現水文流動的特質與族群文化連動影響的結合。


本條目數位物件由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拍攝,詮釋資料由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訪問王商益、邱蕙蕡後,參考吳宗澤、葉育倫、李宗信、張慧端等著作資料撰寫編輯,訪談日期為 2022 年 2 月 14 日,新舊祭場照片拍攝日期為 2022 年 3 月 6 日;祭祖儀式之照片為王商益於 2020 年 8 月 23 日拍攝後所提供。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
  • 資料來源
    吳宗澤(2021年12月10日)。〈埔里房里里的生產地景——湧泉與茭白筍〉。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https://www.napcu.org.tw/river65.html;葉育倫(2011)。《埔里地方社會的建立與發展(1815-1915)》(碩士論文)。東吳大學。;李宗信(2013)。〈歷史上的崩山八社〉。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獻。https://ihc.cip.gov.tw/EJournal/EJournalCat/144;張慧端(2015)。〈原住民宗教〉。全國宗教資訊網。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45
  • 所屬族群
    原住民族
  • 所屬族群說明
    道卡斯族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