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為南投縣埔里鎮房里里紅瓦厝聚落早期祭典之走標路徑;聚落雖已開始進行文化復振,但仍未重新辦理走標,因此經紅瓦厝道卡斯族青年王商益指認,僅存本圖中的南投縣埔里鎮房里路 16-2 號後方巷弄處,為紅瓦厝聚落早期辦理走標的路徑,供人遙想當年走標的情形。走標的形式類似於現今的馬拉松賽跑,作為村莊實力的展現與族人體能鍛鍊之目的。在臺灣許多平埔族群當中都有類似的活動,亦有相關的紀錄,如周鍾瑄於《諸羅縣志》中曾提及平埔族群每年相約走標的情況:「盛其衣飾,相率而走於壙,視疾徐為勝負,曰鬥走。」紅瓦厝至今仍有早期長輩舉辦走標活動的口述流傳,而近代也有地方的族人重新復原早期走標的競賽活動。
王商益說,埔里有紅瓦厝、日南、雙寮等道卡斯族聚落,每個聚落的走標路線都不一樣,而紅瓦厝聚落走標的比賽路徑是由紅瓦厝出發至籃城(今南投縣埔里鎮籃城里籃城社區)、大肚城(今南投縣埔里鎮大城里)、愛蘭(今南投縣埔里鎮愛蘭里)、雙寮(今南投縣埔里鎮房里里雙寮聚落)再回紅瓦厝。王商益特別提到,在這段路途上,會通過周邊聚落,而走標賽跑活動背後的意義在於體現聚落實力,如同王商益說:「有點像是要跑給周邊聚落的人看的感覺⋯⋯好像要炫耀我們的青年體力很好。」在走標賽跑結束後,該年度的走標勝利者就是跑步第一名的青年,而村莊的長輩也會將一塊紅布作為獎品送給這位青年,甚至當天晚上所要舉辦祭典的地點就會在他家前面,這對他們家族來說無非是村莊裡最高的榮耀。
走標作為祭典之儀式,展現了族人的年輕力盛,讓附近的村莊知道紅瓦厝的人丁興旺且身強力壯,在未來若遇到村莊間的衝突時,讓對方有所顧忌,而不敢輕易欺負自身聚落。
本條目數位物件由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拍攝,詮釋資料由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訪問王商益後,參考《諸羅縣志》等資料撰寫編輯,訪談日期為 2022 年 2 月 14 日,照片拍攝日期為 2022 年 3 月 6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