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小林部落的獵場:禁地

圖片中央前方山屏為小林部落族人稱為禁地(kìm-tē)的區域,拍攝於高雄市甲仙區五里埔社區。在小林部落,有個被稱為「禁地」的地方,雖然被稱為「禁地」,但對於居住在小林部落的大武壠族人而言,該區也是狩獵會前往的獵場,可以捕捉到山豬、山羌、山羊。

根據小林部落大武壠族耆老周坤全( 1924 年生)說法,「禁地」之地名來源,據說為該處有個地方曾是地方居民口傳的禁地,這樣的稱號延傳至今,並成為居民口耳相傳的地名。由於日治時代,日本人對於樟腦這項資源相當重視,因此從匏仔寮後山半山崙到甲仙,以及從阿里關一直到桃子坪與獻度山下,均有腦寮(煉樟工廠)的設置。當時的人員配置為,一間腦寮配有一位日裔腦長,負責管理腦寮,並且需要一個禮拜至腦寮巡視。然而根據傳聞,禁地那個區域的腦寮傳出腦長遭腦丁殺害的事件,日本人為避免該事件演變為民亂,將此地稱為禁地,禁止在地居民前往,此為名稱之來源。

周坤全耆老說,早期日本人請腦丁煉樟,會讓腦丁使用鋤頭等工具除草整地,再把整棵巨大的樟腦挖除來製作樟腦油。由於樟樹根部含有豐富的腦油,因此必須將整棵樟樹挖去。小林部落耆老潘秀緞也表示,她記得小時候她曾去禁地進行農作,發現禁地已經居住一群那瑪夏的布農族人,來自瑪雅部落,之後才又搬回那瑪夏居住。

小林部落族人口中的「禁地」,來源是當地曾發生腦丁殺害腦長的傳言,後經口耳相傳成為族人口中的「禁地」。然而從這段口述中可發現樟腦產業在小林部落附近發展的狀況,得以一窺樟腦產業於甲仙區的發展狀況,而若有更多的資料可對於腦丁殺腦長一事進行抽絲剝繭,或許也能看見當時事件的爭議點,並進而探討樟腦產業與地方關係的呈現。


本條目數位物件由本團隊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拍攝,詮釋資料由本團隊訪問周坤全、潘秀緞後撰寫編輯,訪談日期為 2022 年 4 月 21 日,照片拍攝日期為 2022 年 6 月 18 日。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高雄市甲仙區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13247077380672
  • 所在地-經度
    120.62696221041752
  • 是否開放
  • 時間分期
    戰後
  • 撰寫者
    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