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山崙後方山區為鹹土,約位於小林部落南方 3 公里山區,長枝埔山區後方,是小林部落大武壠族人的獵場之一,攝於高雄市甲仙區五里埔埔尾一帶。小林部落位於獻肚山西側,早期依賴狩獵與山林資源採集為生,對於不同山區都有對應的狩獵資源認知,鹹土即是一例。
根據小林部落大武壠族耆老徐吉綠( 1949 年生)所說,鹹土當地土壤含有豐富鹽分,因此被稱為「鹹土(kiâm-thóo)」,除了山豬、山羊、山羌等較常見的動物會來舔食當地的鹽土外,還有水鹿此種小林部落較少見的獵物,也會在當地出沒。徐吉綠耆老說,水鹿這種大型鹿隻是他這一輩族人少見的獵物;徐吉綠耆老年輕的時候,他的父親曾在鹹土一帶捕過水鹿,並要他到山上幫忙揹回來,但他自己沒有親眼看過活生生的水鹿。就他所知,除了鹹土之外,其他可能獵到水鹿的獵場,應該就是小林部落東方獻肚山的山腳下。
徐吉綠耆老強調,鹹土近獻肚山山脊處,沒有兩個小時腳程抵達不了,翻過山就是高雄市桃源區拉阿魯哇族的排剪(pâi-tsián)社,他有一次到鹽土沿途放陷阱,不小心翻過山,就看到山另一頭原住民的屋舍。因此鹹土對小林部落的獵人來說,是較遠的獵場。
由耆老對鹹土此獵場之描述,可得知族人對每個獵場的命名,往往可反映當地自然資源,也連帶影響人類在此地的產業或狩獵等活動。
本條目數位物件由本團隊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拍攝,詮釋資料由本團隊於 2022 年 6 月 8 日訪問徐吉綠後撰寫編輯,數位物件紀錄日期為 2022 年 6 月 18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