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噶哈巫族眉溪流域的植物利用:姑婆芋

圖為姑婆芋及以姑婆芋葉片包裝豬肉之示意圖,攝於南投縣埔里鎮蜈蚣社區。蜈蚣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萬育說,大片且光澤的葉面是姑婆芋獨特的標誌,他們生長於臺灣海拔800公尺以下(李鎨翰,2010,頁319)、潮濕多水的森林或水邊。由於姑婆芋容易取得,加上生長速度快,噶哈巫人會利用其葉片當成包裹東西的材料使用。

在早期沒有塑膠品的年代,姑婆芋大多是作為包裝的材料。根據陳萬育幼時記憶,蜈蚣崙部落的墘溪橋頭處有一間豬肉攤,攤販幫顧客秤好豬肉後,便使用光滑的姑婆芋葉片將豬肉包起來,外面再以麻繩綁好。陳萬育也打趣回憶,由於姑婆芋的葉子寬鬆,且葉子光滑,所以有的時候顧客買好豬肉後吊在腳踏車上,騎回家才發現裡面的豬肉不翼而飛。尋獲後才發現,在豬油的潤滑下,原先就光滑的姑婆芋葉面更為滑溜,豬肉便從葉片的縫隙滑出去掉在路上。

早期的原住民族生活,物資取得不便,日常所需之物多須從自然環境裡取得,而這些植物的運用方式也是部落裡難得的珍貴知識。雖然姑婆芋葉面因為光滑而容易掉出內容物,但是在塑膠製品氾濫的現代,似乎不失為一個可發展的的自然包材。


本條目數位物件由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拍攝,詮釋資料由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訪問陳萬育後,參考李鎨翰等著作資料撰寫編輯,訪談日期為2021年9月6日,照片拍攝時間為2021年10月30日及2021年12月15日。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
  • 資料來源
    李鎨翰(2010)。《應用於綠建築設計之台灣原生植物圖鑑》(第一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 所屬族群
    原住民族
  • 所屬族群說明
    噶哈巫族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