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噶哈巫族眉溪流域的植物利用:咸豐草

圖片為咸豐草,噶哈巫語稱為 dalili,攝於南投縣埔里鎮蜈蚣崙部落墘溪河邊。蜈蚣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萬育說,早期噶哈巫族除了食用植物外,也會以特殊的植物作為草藥,醫治人或家畜,其中以小金英和咸豐草為常見藥用植物,常做為青草茶原料,或是成為增加果樹產量的利器。

陳萬育說,早期聚落居民以農業為生,主要的獸力來源就是水牛,水牛除了要下田耕作外也肩負拉車運輸的工作。若是牛隻在大太陽底下工作過久,可能會發生牛隻中暑的情況。一旦主人發現牛隻中暑癱軟無力,便會至野外找尋小金英和咸豐草,將這兩種植物相混並熬成青草茶。另外找一支竹筒,將其一邊削尖,讓牛隻含住竹筒尖的一端,藉此將青草茶灌入牛隻的嘴中,解除牛隻中暑的狀態。另外,平時農人會將咸豐草去除,以避免擠壓植物的生長空間,然而若為提升果樹的產量,會刻意讓咸豐草滋長在果樹附近,以作為該區塊的強勢植被,由於大花咸豐草為蜜蜂重要花蜜來源,可藉由蜜蜂採蜜進而增加果樹的授粉機率(廖仁滄,2020;李嘉梅,2021,頁143)。

從噶哈巫族人在過去累積的植物使用經驗中,就小金英和咸豐草的使用上,發展出藥用與蜜源植物的兩種運用模式,由此可見噶哈巫族人草藥知識以及與自然共生的理念。


本條目數位物件由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拍攝,詮釋資料由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訪問陳萬育後,參考廖仁滄、李嘉梅等著作資料撰寫編輯,族語由翁勤雯提供,訪談日期為2021年9月6日,照片拍攝時間為2021年10月2日。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
  • 資料來源
    李嘉梅(2021)。《臺灣四季青草誌:123種在地青草圖鑑╳25年本土典籍總整理,24節氣常備青草保健事典》(第一版)。出色文化。;廖仁滄(2020年2月1日)。〈大花咸豐草(02/10)〉。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https://www.nmns.edu.tw/flowers/2004/spring/02-10/
  • 所屬族群
    原住民族
  • 所屬族群說明
    噶哈巫族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