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為荖濃部落大武壠族耆老潘平勝於河邊進行祭祀之情形,地上祭品包含香菸、檳榔、酒、紙錢、餅乾糖果,攝於高雄市六龜區直瀨溪。大武壠族各聚落緊鄰河溪,溪中漁獵對族人而言一直是重要的活動之一。其中去河裡捕獵前,便也有對應的祭祀活動,用以保護族人,並增加當天的漁獲量。
根據杉林聚落耆老翁素珠所說,以前她小的時候就住在杉林旁邊的內灣仔村莊,她的父親就是當地一位很重要的頭人,時常會帶領村中的青壯年一起去楠梓仙溪捕魚,在她懂事的年紀裡,曾經也有和父親一起去捕魚的經驗。翁素珠說,以前父親每次找六、七個村人一起去楠梓仙溪捕魚時,要下水前,都會在長輩的帶領下於河邊準備九金、銀紙、酒、糖果餅乾和線香祭祀河神,藉此保佑當天的捕魚活動一切順利。在大家祭拜完、燒完金紙後,捕魚的活動才能開始。而大家在溪中捕魚的過程中若是覺得冷、肚子餓,就可以隨時上岸喝剛剛祭拜後的酒或是吃糖果餅乾,藉此補充體力保持身體溫暖。關於這項習俗的重要性,翁素珠也有在地人的堅持,她特別斬釘截鐵的說:「以前也有人捕魚的時候沒有先拜拜,結果當天一條魚都沒有抓到。」
相較於杉林聚落的捕魚前祭祀行為,漁獵盛行的小林及白水泉等其他楠梓仙溪大武壠族部落並未有類似的記憶,根據小林部落大武壠族居民徐銘駿( 1982 年生)便認為捕魚對小林部落而言是非常生活化的事,可能因此未有相關儀式。另一方面,荖濃溪流域的荖濃部落大武壠族卻有捕魚前祭祀,且在祭品上堅持必須要有檳榔、香菸、酒,惟耆老並未述明此三項祭品之原因,也不知是否與此三項祭品恰好為大武壠族各部落公廨祭祀最高祖靈「太祖」的必備祭品有關。
從當地族人在下河抓魚前的祭祀,可以看出族人對於大自然的尊敬與敬畏,除了可以在眾人下水前獲得心安外,其祭品也能成為大家捕魚時候補充體力的來源,可謂是一舉兩得。
本條目數位物件由本團隊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拍攝,詮釋資料由本團隊訪問翁素珠、徐銘駿後撰寫編輯,訪談日期為 2022 年 6 月 27 日,照片拍攝日期為 2022 年 7 月 1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