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楠梓仙溪流域大武壠族漁具:圓形捕魚網(桸仔)

圖為小林部落大武壠族近代使用的圓形捕魚網,族人稱為「桸仔(hia-á)」,攝於高雄市甲仙區五里埔社區,全長約 150 公分,為小林部落大武壠族耆老劉福元( 1940 年生)所有。桸仔為小林、十張犁等部落大武壠族人之漁具,用於河流淺灘與水草間捕捉小魚蝦。


根據劉福元耆老以及小林部落耆老徐巧芳( 1944 年生)所說,桸仔為開口為圓形的捕魚網,早期以黃藤、竹子,或甚至俗稱「笱頭藤(kô-thâu-tîn)」的多花油柑(Phyllanthus multiflorus Willd.)製作其開口圓形框架,開口中央另有一根木頭,以作握把;漁網則以苧麻絲製作。使用時,以左手撥開溪邊水草,右手持桸仔的木製握把捕撈魚蝦。


劉福元與徐巧芳等耆老補充道,颱風天時溪水混濁,因此可使用桸仔、iba(四角撈魚網),或甚至畚箕等簡易漁具捕撈魚蝦;若想在晴天,溪水能見度高的天候捕魚,就必須使用張南笱(tng-lâm-kô)、罾仔(tsan-á)等沉水式捕魚籠等複雜漁具,配合餌料捕魚。


不同的漁具展現了早期大武壠族人如何在不同的水文天候下捕魚,也可見漁獵活動在楠梓仙溪流域大武壠族早期生活中的重要性。


本條目數位物件由本團隊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拍攝,詮釋資料由本團隊於 2022 年 4 月 15 日訪問劉福元、徐巧芳後撰寫編輯,照片拍攝日期為 2022 年 4 月 15 日。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
  • 創作者
    劉福元
  •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22/04/15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