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白水泉聚落的漁場:噍吧淵

圖為噍吧淵之俯瞰圖,攝於高雄市杉林區白水泉聚落。噍吧淵為楠梓仙溪右岸一處河岸,位於白水泉聚落東北方 1.6 公里處,阿蕉山西南方 1.6 公里處,過去因有急流、靜潭等不同水文,適合多樣魚種棲息,而成為鄰近聚落居民主要漁場。

根據約出生於 1960 年代的白水泉聚落居民葉智宏所說,噍吧淵(ta-pa-ian)是高雄市杉林區木梓社區居民對白水泉聚落當地一處楠梓仙溪河岸之稱呼,其名稱由來是否與噍吧哖事件有關已不可考。早期此河段沙洲不若現今寬大時,河灣外側(即照片中偏左側的楠梓仙溪河彎外側處)為急流,稍下游處(即照片中靠下方之懸崖下河岸)為水潭,適合不同魚類棲息,急流可使用魚笱、撏棍等漁具捕鰻魚、鱉等,水潭可使用軟棍、魚吊等漁具釣鯉魚、石賓魚(臺灣石𩼧)等大型魚種,因而成為當地居民主要漁場。

葉智宏解釋道,由於楠梓仙溪攔砂壩的興建恰好位於噍吧淵上游數公里處,加之 2009 年八八風災影響,致使噍吧淵處的楠梓仙溪河段泥沙淤積嚴重,改變部分河道與原急流處之水流,同時使原水潭消失,導致噍吧淵不再成為有早期漁獵優勢之漁場。目前若需進行軟棍等適合水潭之漁獵方式,需到另一處位於攔砂壩上游之水潭施放。

由上述可知,早期漁具的興衰不僅因社會變遷而影響,地區天災與水利工程興建,而導致水文改變,也可能大大影響一地漁獵方式之改變。


本條目數位物件由本團隊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拍攝,詮釋資料由本團隊於 2022 年 3 月 4 日訪問葉智宏後撰寫編輯,數位物件紀錄日期為 2022 年 3 月 18 日。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02534798844642
  • 所在地-經度
    120.55735169188827
  • 是否開放
  • 時間分期
    戰後
  • 撰寫者
    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