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輪板(ㄌㄨㄥ⁺ ㄅㄤ⁺/lung⁺ bang⁺)

輪板,防止連接楸(樁)及蝦皮窗的繩索打結的構件,可用來牽動整組蝦皮定置網順著潮水活動。中間洞會放入圓柱狀輪軸,讓網口始終對著潮流方向順暢運轉。

打樁結束後,漁人要再出海將輪板和蝦皮窗放入海中。下水前會先「叉臂(ㄑㄧㄚ ㄅㄧㄝˇ/ tshia  pie ˇ,「叉」有交叉、固定之意)」,即把要與蝦皮窗連結的繩索綁在輪板兩邊溝槽,將四條繩(當地漁民稱「臂」,一條至少五尋長)綁上蝦皮窗四個角。

抵達漁場後,再把楸(樁)的筋索套進輪軸,並插上木栓(圖中輪軸上方頭大尾小的栓子),防止筋索脫落。由於海流方向、流速及風向會定時變化,輪軸上面另有保護用的設置,除了兩根筋索之間用(由稻草包菅草製成)繩圈保護,避免兩根筋索絞在一起外,木栓下方還會再放麻製繩圈,確保輪軸運轉時不會損壞。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2022)。黃鵬武【訪談】。臺灣歷史博物館傳統漁具漁法記憶蒐整計畫(3月13日),北竿鄉橋仔村。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創作者
    陳天順
  •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22/04/18 ~ 2022/07/07
  • 媒體類型
    圖稿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