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楠梓仙溪流域漁獵水文環境:粗瀨與掃帚瀨

圖為「粗瀨」與「掃帚瀨」等類型水域,攝於高雄市杉林區通仙橋。楠梓仙溪流域大武壠族各聚落依水而生,在聚落周遭急流淺灘、靜潭等水文,均發展出不同的漁獵方式,或即便是相同的漁具,在不同水文也有對應的調整。其中「粗瀨」或「瀨」即指急流區,而「掃帚瀨」又特別指有高低落差的急流區,是魚笱等漁具唯一可置放之水域。

根據小林部落大武壠族耆老徐吉綠( 1949 年生),與白水泉聚落居民葉智宏(約略於 1960 年代出生)所說,當地所說的「粗瀨(tshoo-luā)」、「大瀨(tuā-luā)」或「瀨(luā)」,指的都是有強勁湍急水流的開放水域。另根據小林部落大武壠族耆老周坤全( 1924 年生)所言,在粗瀨此種水文區,有高低落差的急流,因其地貌呈現下落的掃帚狀,因此又稱為「掃帚瀨(sàu-tshiú-luā)」。根據周坤全耆老與葉智宏所說,掃帚瀨因水流湍急,且有高低落差,是最適合放置魚笱之處;葉智宏說明,大部分魚種不會在此區覓食,除了鰻魚喜歡在此水域覓食,但透過人工水路「笱圍」的引導,以及強勁的急流,仍可讓魚隻被沖入魚笱裡。但需注意的是,最適合魚笱放置的「掃帚瀨」,並不一定只出現在粗瀨,在某些聚落或流域,也可能出現在水量比粗瀨更小、更緩的「幼瀨」區,例如匏仔寮部落耆老王國慶( 1949 年生)就表示,在匏仔寮部落一帶,掃帚瀨只出現在幼瀨。

在沒有高低落差的急流或「粗瀨」,另可適用的漁具有魚床、撏棍、浮棍、青蛙釣等。根據葉智宏所說,撏棍、浮棍由於魚鉤數量僅 1 - 2 個,即便被急流沖走了也不可惜,因此可施放瀨;尤其靠近岸邊有大石頭之處,往往會形成水流稍緩的小漩渦,或距離岸邊約 1 公尺一帶的急流稍緩區,往往有浮游生物或植物等魚隻喜食的食物,有流水流動又不至於太湍急,最適合放置撏棍、浮棍,甚至也有人在此區放置青蛙釣。另根據杉林聚落大武壠族居民潘瓊源( 1968 年生)所說,急流淺灘區也是最適合以魚床捕魚的地點,因水不深,不致需大量竹材建構魚床,又可借助急流的力量,讓魚隻被沖上魚床,使之擱淺,方便漁人捕捉。

根據葉智宏所說,也因瀨或尤其掃帚瀨是較危險的水文,尤其春夏之際是楠梓仙溪流域的雨季,急流區常發生意外,因此早期幾乎沒有孩童在此區以魚笱等方式捕魚,多為成人的漁獵,且僅在水量較少的秋冬之際進行,且從不在晚上進行漁具設置。顯見水文的條件也與氣候呼應,影響了族人的漁獵活動。


本條目數位物件由本團隊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拍攝,詮釋資料由本團隊分別於 2022 年 6 月 6 日訪問潘瓊源、3 月 4 日與 6 月 28 日訪問葉智宏、6 月 2 日訪問周坤全、6 月 17 日訪問徐吉綠、7 月 20 日訪問王國慶後撰寫編輯,數位物件紀錄日期為 2022 年 7 月 26 日。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高雄市甲仙區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03948999582275
  • 所在地-經度
    120.54516177139747
  • 是否開放
  • 時間分期
    戰後
  • 撰寫者
    南島之眼文化工作室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0394899958227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54516177139747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高雄市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甲仙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