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打造都市新軸線: 昭和十六年(1941)桃園都市計畫

桃園的聚落空間發展於清代時沿著東門溪興建的防衛性土城,受限於城牆的走向與安排,都市軸線略呈東西走向;日本統治後,統治者陸續進行市街改正與都市計畫,企圖改造都市,昭和16年(1941)正式擬定「桃園都市計畫」,奠定了日後桃園都市向外擴張與發展的基礎。仔細探究該計畫可以發現,都市新軸線不同以往,改以東門溪與公園道第2號做為主架構,搭配不同的土地利用規劃、如公園綠地、學校等,其配置除了系統性安排外,也深具遠見,

流通路線與道路系統雖受戰時體制影響,但以今日的眼光來看可謂兼具實用與效率,整體而言,昭和年間的桃園都市計畫可當今日其他都市進行空間規劃時參考的典範之一。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許聖迪
  • 創作者
    許聖迪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22/09/30
  • ISBN
    2414-77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