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村產生於榮民屯墾政策。民國52(1963)年成立之初有五村一莊,早期稱為光華農場,榮民在此地農耕,自給自足,後來改設為鄰。四村的伯公廟為光華村最早的伯公廟,原為此地的信仰中心,但隨時過境遷、榮民消逝而香火逐漸沒落。民國79(1990)年由一位張先生接手管理,經其努力與重修廟宇、成立管委會,香火逐漸恢復。廟柱上有水泥製掛軸造型對聯,上面寫有「今古乾坤昭化育,海天日月共光華」字樣。廟前有一顯眼的雨棚、精緻小巧的石獅,對面是戲台。磨石子供桌上供奉著伯公神像,桌下則供有虎爺神像。廟旁公園的涼亭有顆開發時挖掘出的巨石,被人立起作石爺祭拜。而上頭的「地神」字樣與日本地神信仰無關,是近年遭不知明人士所漆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