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逐步興建整修成為村民依靠(永安-永安宮)

永安宮最大的特色在於對聯與面色偏紅的三尊伯公神像。廟前的小神龕常可看到信眾用雞蛋在祭拜虎爺。永安宮創建於昭和17(1941)年,民國38(1949)年成立福德會,每年會在農曆二月二日及八月十五日舉辦祭祀活動。早年會舉辦「吃福」,由每位會員繳交爐主一斤豬肉代金辦桌,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民國71(1982)年由值年爐主發起重修,成為現在的永安宮。廟旁的「清涼亭」樑間刻有建廟源起-「位座正東向正西,地靈淨域,有謂清溪一曲,青雲繞戶之聖地」,可想見當年的景象。永安宮大量使用臺灣特有的磨石子工藝,尤其是廟前的磨石子供桌,桌面以銅條拼成雲間遊龍、花卉等圖案後再填上各色石料磨平,造型十分雅致。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花蓮縣吉安鄉明仁二街16巷6號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98692194707439
  • 所在地-經度
    121.58246904981482
  • 是否開放
  • 現況
  • 撰寫者
    葉柏強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