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公告登錄「寶藏巖聚落」為本市聚落。

1.戰後違建聚落之代表。 2.非正式營造過程形成的自然聚落,風格獨特且無法重現。 寶藏巖整修工程並於97年12月30日動工,98年9月部分完工,目前聚落建物約87戶,樓層數多為一至二層,並於98年10月開放原住戶22戶進住,積極朝向「聚落活保存」之目標邁進。 1.民國93年2月19日以「寶藏巖歷史聚落為非正式營造過程所形成之自然聚落,風格獨特且無法重現,為戰後弱勢者自力造屋聚落之代表」之理由,同意登錄「寶藏巖歷史聚落」為本市第一處聚落形態之「歷史建築」。 2.「文化資產保存法」自94年11月1日施行,為使該聚落現況名實相符,擬於民國100年1月18日邀集專案小組進行中正區「寶藏巖」具文化資產聚落價值鑑定會勘。本案專案小組會勘意見依聚落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4條第1項第2款規定,續於同(100)年1月27日召開中正區寶藏巖聚落登錄公聽會,邀請會勘之專案小組成員及相關單位及民眾自由參加,續將會議結論提送民國100年2月22日本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第34次會議討論,結論同意登錄「寶藏巖聚落」為本市聚落。 96年2月9日將原「公園用地」變更為「特定專用區」,並將其規劃為「寶藏家園」、「藝術家駐村」及「國際青年會所」三大主題區,期能促進聚落及周邊地區活化利用與再發展,亦可作為國際文化交流之藝術文化創作與推廣基地,並將其經營為本市具特色之創意永續社區。 建築物興築方式為都市弱勢族群自力營造搭架,結構多為木造、磚造、加強磚造、少部分為混凝土構造。 聚落興建於日治時期,初期僅六戶,至民國60年初迅速發展成為約130餘戶規模之弱勢族群自力營造的非正式住宅聚落,民國91年因考量防汛期間公共安全,臺北市政府拆除臨水區域38戶。寶藏巖整修工程於97年12月30日動工,目前聚落建物約87戶,樓層數多為一至二層,並於98年10月開放原住戶22戶進住。 目前聚落建物約87戶,樓層數多為一至二層,98年10月開放原住戶22戶進住,現為「特定專用區」,規劃為「寶藏家園」、「藝術家駐村」及「國際青年會所」三大主題區,積極朝向「聚落活保存」之目標邁進。 應依據〈臺北市寶藏巖聚落保存及發展自治條例〉、〈臺北市寶藏巖共生聚落(寶藏家園)申請使用審查基準〉相關規定辦理。

基本資訊

  • 替代主題
    寶藏巖聚落
  • 創作日期
    2011/05/27/2011/05/27
  • 相關地點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市中正區福和段二小段690、694、695-1、695-2地號土地。
  • 地點名稱
    寶藏巖
  • 緯度
    25.0104639
  • 經度
    121.533171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