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影片為「廖文毅來歸台獨黨解散」,拍攝時間為1965年5月14日,放映時間不明,片長共1分,音軌良好。
本影片為拍攝1965年5月14日廖文毅歸臺。拍攝畫面中可見廖文毅自飛機走下,眾多人物迎接廖文毅。旁白講述廖文毅於9點40分抵達松山機場,由谷正綱和黃朝琴等人迎接,並且舉辦記者招待會,廖文毅在會上所稱因受總統偉大人格的影響,將在賢明領袖的領導下,為反共復國大業而奮鬥,並且解散「臺灣獨立統一陣線」。
廖文毅為雲林西螺人,1925年就學淡水中學(今淡江中學)一年後,便前往日本內地插班入學就讀京都同志社大學中學部,畢業後考進中國南京金陵大學機械系。後又前往美國密西根大學和俄亥俄州立大學留學,獲得工學博士學位。1935年至浙江大學工學院任教,5年後返回臺灣。廖文毅於戰後創辦《前鋒》雜誌,批評陳儀於臺灣的施政,1946年,參加了國民參政員選舉以及國民大會代表選舉,但皆未當選。二二八事件爆發之際,廖文毅成為陳儀欲逮捕的對象。臺灣高等法院檢察處於6月25日發布三十名通緝要犯名單,廖文毅名列其中。當時的香港對出入境並不加設限,給予廖文毅逃離臺灣的機會。於是廖文毅先出逃至香港,籌備臺灣獨立運動,組成「臺灣再解放聯盟」。1956年,廖文毅於日本成立臺灣共和國臨時政府,並自任「大統領」,他所寫的《臺灣民本主義》成了臺灣共和國的主張。但廖文毅的獨立活動長期缺乏外援,且無論是其組織或親人,皆受國民黨政府的滲透打壓。在內外交逼之下,1965年5月14日,廖文毅突然返臺宣布放棄臺灣獨立運動,此消息帶給臺灣獨立運動相當程度的打擊,臺灣共和國臨時政府也因他對於蔣政權的歸順隨之瓦解消失。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