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禮斗道堣

照片中有道長用朱筆寫符的畫面。


禮斗乃道教為民眾「消災祈福」儀式,主要祭拜南、北斗星君,道教與民眾相信:北斗星君職司「消災解厄」,南斗星君職司 「祈壽延年」,故舉行禮拜星斗的儀式,就稱為「朝真禮斗」,民間則俗稱「拜斗」。古代天文學將北斗居於天中作為辨識方位,這樣的知識就是因為北斗的斗柄,運轉一年就是年循環的固定週期,古早即在北方地區成為神格化的星辰信仰。從出士文物中既可見北斗圖像,將七顆一組的星群稱為「玄武」,與南方的「朱雀」相對;東方則為青龍七宿,相對於西方白虎七宿,整個組合就被稱為「二十八宿」。由於北斗與南方的南斗六星相對,在東晉干寶的《搜神記》中,既已記載管輅為人延命的說法,認為「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人受胎,皆從南斗過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斗。」當時也曾記載郭璞曾於夜晚披髮禱於北斗,表明醮祭北斗已經作為消災延壽的信仰。道教加以吸收後,就進-一步發展為祈福消災儀式,在「道藏」的第一部經《度人經》 中,就有從北宮飛昇南宮的說法,可見度上南宮的受度就是一種轉昇仙界的思想。


參考資料:

1. 全國宗教資訊網,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138(瀏覽日期:2022/06/03)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許安妮
  • 創作者
    陳丁林
  •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2/06/15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