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可以見到保安宮的道壇佈置,有三清道祖:元始天尊居中、 其左供靈寶天尊、其右供道德天尊。上有掛燈,以及其他儀式中需要用的供品等。
醮壇、道教行科與儀式空間:醮壇由三部份構成:正面為三清壇及玉皇 位、紫微位,相對為三界壇及師壇、聖壇, 中間則是左右班眾神朝元,均以神像掛軸懸 於洞案上,依壇制結成行科演法的聖域。「三清壇」供奉三清道祖:元始天尊居中、 其左供靈寶天尊、其右供道德天尊,以聖相、手訣及法物象徵宇宙元始祖炁。左旁為玉皇宮或另加東極宮,供奉玉皇上帝和救苦天尊,右則為紫微宮或青霄宮,供奉紫微大帝和普化天尊,以聖尊象徵道教神學的宇宙。其間供設溫、康、高、趙四官將位,職司護衛壇域之責,接連四府,兩班分別為天京、地府、水國、陽間眾神,浮空而行以朝元謁聖。「三界壇」按照頂桌、下桌的兩層方式,頂桌上供奉天官、地官及水官三官大帝,俗稱「三界公」;下桌供奉供品,如紅龜、果品及財帛等。壇旁另有師壇、聖壇,左為龍虎山張天師位、右為武當山玄天上帝位,儀式開始的啟師、啟聖,都要在此面啟後才進入三清壇前行科。道教醮壇則遵循道教傳統,壇場莊嚴而防禁秘重,故不同性質的祭祀空間各自形成行儀、演法的舞臺。禮生以祭祀的禮儀展現其身分,醮壇則由道士演法行科,以專業顯示其為神職者;而會首與醮主人等則代表全體民眾,承擔祭祀的大任。這些地方性知識與禮儀、宗教職能在地發展已久,故在台南地區傳承了儒、道的禮儀、科儀文化。
參考資料:
1.國際道家學術總會,http://group.tw-blog.com/taoist/index.php/2011-08-21-16-39-38/825-2011-09-09-09-47-11( 瀏覽日期:2022/06/02)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