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世凰鬥牛陣

此為世凰鬥牛陣於各地廟會中表演鬥牛陣的精彩照片。

鬥牛陣演出大約需要10人左右,其中四人操作牛身(假牛造型主要以好鬥的黃牛為準),二人扮演牧童、農民或牛主人,其餘四人負責鑼鼓點。表演重心在於兩頭牛的相爭動作以及牧童或牛主人逼真的扭打效果,最大功能在於娛樂觀眾,並無故定劇本,基本上屬於即興演出,因此人與人之間、牛與牛之間,人與牛之間都必須有良好的默契配合,才能保證演出品質,博得觀眾喝采。

自古以來,便有以土牛迎春的儀式慶典,同時也會在春耕秋收之時,在祈穀或報賽祭典中,進行鬥牛的角力比賽,既娛神又娛人。因此鬥牛除有宗教意義外,也兼具娛樂作用,與今日廟會中鬥牛陣演出,功能極為相近。世凰鬥牛陣由張添龍先生創立,認為鬥牛陣可說是早期臺灣農村社會的縮影,在廟會遶境,甚至喪事中,都會受邀演出。但也因為演出生動有趣,打架效果太過逼真,常被誤認為真的在打架而有警察出面制止,鬧出不少笑話。目前大概僅剩臺南柳營、六甲、東山還有此類陣頭表演。



參考資料

1.〈鬥牛陣源流〉,傳統雜技主題知識網/臺灣民間雜技分類/遊藝性雜技, https://acrobatic.ncfta.gov.tw/home/zh-tw/cow/25256(瀏覽日期:111/06/06)

2.〈鬥牛陣表演打出火氣警抓人? 其實是「演很大」啦!〉,彪網媒,2022年5月8日,https://www.biao-news.com/instantly/29107/(瀏覽日期:111/06/06)

3.陳丁林,1997。《南瀛藝陣誌》,新營:南縣文化。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邱怡靜
  • 創作者
    陳丁林
  •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2/06/15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