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件是台南市安定區蘇厝長興宮瘟王祭庚辰科衙門的照片。在入醮之前,廟方會挑選良辰吉日在殿前圍起紅色的木柵,稱「造衙門」。中央為正門,左右兩邊設置轅門以供道士與轅門官進出。衙門外設有一對帥旗,衙門內設有鼓吹亭與炮亭,在轅門官或道士參謁時演奏音樂並燃炮。
蘇厝長興宮緣起於清康熙18(1679)年三月,蘇厝和林厝二庄先民在曾文溪(古台江內海)溪埔地拾獲了王船,認為是非常吉利的兆頭,於是恭迎入庄,並在曾文溪邊蓋草庵安座奉祀。因曾文溪溪流經常改道關係,致廟宇屢次遷徙,直至1948年始在今址興廟,現今廟貌則為1988年所重建完成。主祀玉敕代天巡狩十二瘟王,為典型的瘟王廟宇,奉祀張、余、侯、耿、吳、何、薛、封、趙、譚、盧、羅十二府千歲爺。
長興宮內主祀十二瘟王,平時只有「王令」未見「金身」,在舉行王醮以前,才由紙糊師傅恭塑綢製金身,且先讓紙糊金身放置曾文溪上的竹筏,起鼓入醮當晚再迎請,以象徵慎終追遠,飲水思源。據廟方記載首科王醮始於乾隆37年(1772),開啟蘇厝送王船的歷史,之後即依神示每逢丑、辰、未、戌年3年舉行一科。長興宮瘟王祭於2010年登錄為台南市定民俗文化資產。
參考資料
1. 安定長興宮瘟王祭-衙門,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96406&IndexCode=Culture_Invisible&Keyword=%E5%AE%89%E5%AE%9A%E9%95%B7%E8%88%88%E5%AE%AE%E7%98%9F%E7%8E%8B%E7%A5%AD&SearchMode=Precise&PageSize=50&OrderColumn=imilarity&p=4(瀏覽日期:2022/05/27)
2. 蘇厝長興宮,文化地理資訊系統,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TainanCity/anding/1121002-CXG(瀏覽日期:2022/05/27)
3.【安定】蘇厝長興宮 ,台南記事,http://tainanmemories.blogspot.com/2017/05/blog-post_55.html(瀏覽日期:2022/05/27)
4. 黃名宏總編輯(2014)。《與千歲爺有約:蘇厝長興宮七朝瘟王大醮典》。台南市:蘇厝長興宮建醮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