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可以看到天上聖母繞境,有熱鬧祭典,各宮廟分別派出文武陣團,有跳鼓陣、八家將、宋江陣、醒獅團、...等。也可以看到民眾參與鑽轎底的畫面。
茄拔天后宮位於臺灣臺南市善化區,主祀天上聖母,創建於清朝年間,據傳其淵源自明永曆15年(1661)。該廟媽祖神像據說是直接自湄州迎請而來,天后聖容由先民曾順自大陸湄洲啟駕護身隨鄭成功登陸鹿耳門北汕尾溪口。媽祖神像奉祀茄拔天后宮茄拔天后宮的祭祀圈主要就是茄拔地區(善化區嘉南里、嘉北里)一帶,約有上千戶。該廟有著定期到臺南市安南區的鹿耳門請水的習俗。
「鑽轎腳」,又名「稜轎腳」,是臺灣民間信仰中常見的宗教活動,最常出現在天上聖母(媽祖)相關的宗教廟會上。此活動的內容依照字面上的解釋,是指信徒趴跪在神明出巡或遶境的路上,讓神轎從身上越過;或利用神轎停駐從轎底爬過。希望藉此得到神明庇佑,趨吉避凶,「鑽轎腳」的起源,根據民間說法,「鑽轎腳」的原意是信眾有要事求媽祖解決,主動許願只要應驗之後,為了表示最誠摯的答謝,並願以個人身體路伏地面當成媽祖登轎時的「踏腳椅」。但隨著時代的演進,「鑽轎腳」變成媽祖遶境時或與媽祖相關的宗教活動常會出現的宗教行為。信徒藉由鑽轎腳這樣的行為,代表著對神明的尊敬以及謙卑,進而去祈求神明的庇佑,達成信徒的心願,
一般在宗教廟會上的「鑽轎腳」行為,是指媽祖的鑾轎停放在一個定點,信徒依序從媽祖鑾轎下爬過,進而祈求平安。這樣定點式的「鑽轎腳」,一般除了在媽祖相關的廟會活動上會出現,在元宵、端午等傳統節日中,各地的媽祖廟也會舉行相關的「鑽轎腳」活動。媽祖遶境上的「鑽轎腳」,主要是指信徒趴踮在神明出巡或遶境的路上,讓神轎從身上越過;或利用神轞停駐從轎底爬過。
參考資料:
1. 維基百科,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8%8C%84%E6%8B%94%E5%A4%A9%E5%90%8E%E5%AE%AE(瀏覽日期:2022/06/04)
2.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TainanCity/shanhua/1119021-JBTHG (瀏覽日期:2022/06/04)
3. 全國宗教資訊網, 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293 (瀏覽日期:2022/0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