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馬陣

台南於自1996年起,每兩年舉行一次的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照片中極為1996年第一屆新營舉辦的活動照片。該活動以保存暨推廣世界各國文化資產、友善國民外交並宣揚台灣在地文化與藝術為活動主軸,結合國內外藝術表演團隊推出多項精彩的表演節目、示範演出講座及穿戴體驗,以不同的欣賞角度,深入了解藝文的動人魅力。


其中的「竹馬陣」經文化部、臺南市政府核定為臺南市定傳統表演藝術,亦是首批登錄傳統表演藝術之陣頭。竹馬陣始於清雍正9年(1732年),由一位竹馬陣師傅攜帶「田都元帥」金身乙尊輾轉至山東後,再自山東蒞台,首先落腳於屏東;最後與所信奉的「田都元帥」定居於台南市新營區土庫里。田都元帥威靈顯赫,有求必應,於是成為土庫的守護神,村民建廟奉祀名為「土安宮」。竹馬陣應當是屬於清朝時大陸南方的劇種,不過現在大陸已失傳亦不見文獻記載。


「竹馬陣」命名自12生肖中的「馬」,意思是祈求「祿馬交馳,大富大貴」。近年來,由於竹編12生肖模型技術已失傳,改以服飾代之,並在臉上依照生肖的屬性畫上面譜或戴上頭冠。如「龍」扮者臉上塗以紅色底,再畫面譜;戴上龍的頭冠。旦角則頭飾珠花彩帶,不畫面譜。竹馬陣是一種兼具宗教性、藝術性、音樂性和戲劇性的綜合文化活動。12名演員出陣,無女性演員,除了有祈福鎮煞作用,其中包涵南管樂器演奏,梨園的身段、唱腔,亦為當地農閒的娛樂。竹馬陣有一個「教外別傳」的神咒禁忌,只能傳當地人,且傳男不傳女。如今僅存的演出藝人不過10多位,平均年齡60幾歲,迫使「竹馬陣」有後繼無人,藝陣失傳之虞。照片中由小朋友扮演的十二生肖竹馬陣,是全台的唯一的一陣。


資料來源:

1. 新營區美學工作站,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923201742/http://old.tncsec.gov.tw/wks/tn19/home.php?page=page4.php&a01=0101&c03=&wks=tn19&page_key=1696( 瀏覽日期:2022/05/29)

2 傳藝online, https://magazine.ncfta.gov.tw/onlinearticle_133_16.html( 瀏覽日期:2022/05/29)

3.南瀛陣誌, https://tm.ncl.edu.tw/article?u=022_001_00000266&lang=chn( 瀏覽日期:2022/05/29)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許安妮
  • 創作者
    陳丁林
  •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2/06/15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