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聖安宮電子花車

跟聖安宮電子花車有關的相片,共5張
跟聖安宮電子花車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聖安宮電子花車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聖安宮電子花車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聖安宮電子花車有關的相片,第4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照片中有數輛電子花車其中有一台車頭落有佳里 聖安宮 十三角陳府元帥的字牌,車上另有字牌說明是跳鼓陣,不過花車上為假人型態,非真人。另有真人搭配其他花車,類似扮演桃花過渡的戲碼。而當時遶境的花車上,也有說字牌說明為「天興電動藝團」,是當時電子藝團車的出租業者。


聖安宮雖然創建於民國78年,但主祀神明陳府元帥早成神於民國50年代,成神後的陳府元帥暫時安奉於萬應祠內,萬應祠奉祀萬應公、萬應婆,萬應公俗民陳託,死後得地理而成神,作祟向其租佃農地的陳石豬,陳石豬之子陳正治於民國39年搭竹柱茅頂草祠以奉其靈,並以萬應公呼請,萬應婆不是萬應公的夫人,是萬應公成神時的同道。


民國45年草祠為颱風吹倒,無處安居的萬應公與萬應婆,開始作祟附近人家,或生病或發瘋,幾乎無一戶倖免。幽冥殿地藏王菩薩諭示建祠以安其魂,並與南鯤鯓吳府千歲、北港媽祖、金唐殿雷府千歲其同踏勘祠址,並重建黑瓦磚祠,且在地藏王指引下挖出草祠時期香爐一只,仍雕神主奉祀,並顏其額曰萬應祠。萬應祠建立不久,得地理成神的陳府元帥以焚燒甘蔗田引起注意,在張早得主持下雕塑金身,暫祀萬應祠,民國78年萬應祠祠貌老舊,重建時陳府元帥提出獨立建祠要求,眾議乃決議將三尊神明分開建,祠成,顏其額曰聖安宮,萬應公萬應婆因庇護地方有功,受封為聖王、明姑。蕭壠香壬子香科時,幽冥殿地藏王菩薩受封生任為南佳里地區的神祇,角頭神由聖安宮陳府元帥升任,聖安宮成為第13角的角頭廟,民國98年因廟地糾紛,而於國曆2月1日於今址舉行入火安座儀式。


參考資料:

1.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TainanCity/jiali/1112004-SAG( 瀏覽日期:2022/06/01)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撰寫者
許安妮
創作者
陳丁林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2/06/15
媒體類型
照片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