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西拉雅族夜祭儀式活動

照片中為西拉雅族夜祭畫面,廣場上有數個紅色臉盆放有毛巾浸泡在水中,圍成一個大圈圈,圈圈中間有稍早從湖邊取水時人們背在背後的竹筒,其他照片中也有在編織或整理花環的人們。


在西拉雅的傳統祭典中,花環是不可或缺的物品,不論是夜祭或其他祭典,神職人員或參與的人員都一定要配戴花環,可說是西拉雅文化的特色,也是各部落中的共同象徵。當戴上花環後彷彿進入聖境,不能做出不當或任何有可能觸犯禁忌的行為。而且每個部落對於使用後花環的處理也十分謹慎,絕不會隨意棄置在地上,大多小心收起來保存或焚燒。由此也可見花環對於西拉雅人的重要性。而竹子的使用在西拉雅的文化中也扮演著要的角色。在「住」方面,竹子為壁、木為樑、柱,屋頂覆蓋茅草之類是建築特色。在「食」方面,使用竹筒、甑釜、籃筐或葫蘆等容器簡單地煮或蒸成飯後食用。外出工作時,用竹筒儲香米飯,以方便攜帶。在「行」方面,則用竹子藤編技巧,製作出竹籃、竹筐等器具,成為了當時西拉雅族人以人力肩運貨物、搬送農產品的主要用具。 在「育、樂」方面,使用竹子製作樂器,包括特殊的鼻簫、竹排琴、竹筒響器及竹口琴等來提供日常生活的休閒活動。



在夜祭的儀式中,有一些程序分別是:「開天地向」(或稱開大向、開大咒)、「鑼壇」(即主事者開會)、「燒豬頭殼」(又稱「燒太祖藥方」)、「開曲向」、「夜祭」、「點豬敬酒」、「拜天公」、「拜老君」、「開血甕獻禮」、「翻豬還願」、「牽曲祈福」、「禁曲向」、「禁天地向」、「燒豬頭殼」(又稱「燒太祖藥方」)。

參考資料:

1.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TainanCity/danei/1111007-ZYM"( 瀏覽日期:2022/05/29)

2. http://seed.agron.ntu.edu.tw/civilisation/student/2006-1/siraya.htm( 瀏覽日期:2022/05/29)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許安妮
  • 創作者
    陳丁林
  •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2/06/15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