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蘇厝長興宮瘟王祭內壇布置-王令

此物件是台南市安定區蘇厝長興宮瘟王祭的「王令」神器。

鑑醮的法物中,除神明外,尚有歷科醮典中,由信眾擲筊杯請回奉祀的王令與鯉魚。由於千歲爺並無金身可以分靈,因此王令與鯉魚就成了千歲爺最重要的信物,每科醮典均有大批信眾請回家供奉,再於三年一科的醮典中回祖廟鑑醮。

王令的形狀與古時令牌相似,為長條形,上成尖狀,一般均為黃色綢布上繡金龍,與「蘇厝長興宮玉敕代天巡狩」等字樣。曾經有人提議在王令上繡當科輪值王爺的姓氏,卻因考慮到十二瘟王的整體性,而未被接受。事實上一支王令代表一位千歲爺,與一隻王令代表十二位千歲爺,若以我們世俗的眼光來看,其基本意義還是有所差別的。

當信眾將王令與鯉魚請到廟中參與鑑醮時,廟中都有一組人員,專門負責接待、整修與清潔的工作。開立收據,貼上編號、姓名,換上新的彩帶與底座,破損的地方也必須修補一番,這也是代表對王令與鯉魚的一種敬意。

蘇厝長興宮緣起於清康熙18(1679)年三月,內主祀十二瘟王,平時只有「王令」未見「金身」,在舉行王醮以前,才由紙糊師傅恭塑綢製金身,且先讓紙糊金身放置曾文溪上的竹筏,起鼓入醮當晚再迎請,以象徵慎終追遠,飲水思源。據廟方記載首科王醮始於乾隆37年(1772),開啟蘇厝送王船的歷史,之後即依神示每逢丑、辰、未、戌年3年舉行一科。長興宮瘟王祭於2010年登錄為台南市定民俗文化資產。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祐誠
  • 創作者
    陳丁林
  •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2/06/15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