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件是台南市安定區蘇厝長興宮的天子文生太平歌陣出陣實況,由綵牌及雙燈籠做為前導,唱者居中,樂器在後場。使用的樂器包含品仔(橫笛)、月琴、三弦、大管弦、四弦仔、叫鑼、拍板等。
蘇厝長興宮主祀玉敕代天巡狩十二瘟王,為典型的瘟王廟宇,奉祀張、余、侯、耿、吳、何、薛、封、趙、譚、盧、羅十二府千歲爺。蘇厝長興宮的天子文生所演奏者屬於南管音樂,僅作演奏與演唱,不加動作。人員的結構,除了督陣、頭旗和綵牌外,中心成員是伴奏者和演唱者。長興宮天子文生的最大特色是所有曲目不用譜,皆是代代口語相傳。2001年時因人手不足而解散,2013年重新復陣,但仍面臨樂手不足的困境,只在活動時出團表演,無法在瘟王祭時出陣。
天子文生又稱太平歌、天子門生、天子文生、乞食歌、品管、歌管等,名稱源於明朝徐霖所著「繡襦記」一書,描述落第秀才鄭元和的故事,鄭元和落魄倒臥風雪中,為丐幫兄弟所救,後奮發向上,考上狀元,位晉三公,死後被皇帝追封為天子門生。天子文生以南管樂器演奏為主,透過演唱歌曲獻給神明,祈求天下太平之意,不加入任何表演動作,旋律優美,唱腔優雅,頗為精緻。
參考資料
1. 艱辛的復館之路─再訪「安定蘇厝長興宮天子文生」,蘇厝天子文生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565773116997329&id=1553190551588919(瀏覽日期:2022/05/25)
2.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2000)。《台南縣鄉土史料》。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3. 蘇厝長興宮,文化地理資訊系統,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TainanCity/anding/1121002-CXG(瀏覽日期:2022/05/25)
4.【安定】蘇厝長興宮 ,台南記事,http://tainanmemories.blogspot.com/2017/05/blog-post_55.html(瀏覽日期:2022/0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