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山上天后宮舉辦庚辰科三朝祈安清醮時,進行建醮科儀時所需使用之法器,亦是打擊樂法器的鐃鈸。
山上天后宮於2000年(歲次庚辰)為求國泰民安,地方合境祈謝神明,舉辦為期三日的三朝祈安清醮。道教科儀繼承了傳統詩歌樂舞祭祀形式,因此科儀進行時需有樂器伴奏。其中的鐃鈸為兩片金屬製互擊式打擊樂器,也是法器的一種。不過古時的鐃與鈸為兩種不同樂器,但因形狀類似而逐漸混同並稱,流傳至今成為指稱同一種樂器。當佛、道二教舉行法會時,都會使用。
建醮,亦稱作醮、打醮,為道教的祭典儀式,是臺灣民間常見的大型祭典活動,更是道教各類祭儀中最莊嚴、最盛大的祭祀盛典。醮原為祭神之意,但其意義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所不同,時至今日已演變成目前眾所周知的「為還願酬神之大規模祭典」。臺灣道教的發展,融合佛、道、儒三家精神,再加上早年墾拓臺灣之際,遭遇種種艱辛困厄,造成許多無主孤魂的存在,所以人民建醮的目的,不僅僅是祈神酬恩,更添加了施鬼祭魂的雙重意義。
參考資料
1.〈道教音樂樂器〉,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https://zh.daoinfo.org/wiki/道教音樂樂器(瀏覽日期:111/05/27)
2.〈鐃鈸〉,佛光大辭典, http://buddhaspace.org/dict/fk/data/%25E9%2590%2583%25E9%2588%25B8.html(瀏覽日期:111/05/27)
3.〈建醮〉,全國宗教資訊網/宗教知識/宗教儀式,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172(瀏覽日期:111/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