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山上天后宮舉辦庚辰科三朝祈安清醮時,進行建醮科儀時所需使用之法器—淨水缽。
山上天后宮於2000年(歲次庚辰)為求國泰民安,地方合境祈謝神明,舉辦為期三日的三朝祈安清醮。為避免邪祟干擾壇場,道士會以法力勅水道壇五方使之清淨,而呈裝水的清淨法器便被稱為淨水缽、水盂、水碗。當道士將清淨符置於淨水缽中燒化,缽中清水便成為具有除穢法力的法水。科儀進行時,道士便以左手托水缽,右手取榕枝沾法水來灑淨,或是口含淨水再噴出來清淨壇場。
建醮,亦稱作醮、打醮,為道教的祭典儀式,是臺灣民間常見的大型祭典活動,更是道教各類祭儀中最莊嚴、最盛大的祭祀盛典。醮原為祭神之意,但其意義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所不同,時至今日已演變成目前眾所周知的「為還願酬神之大規模祭典」。臺灣道教的發展,融合佛、道、儒三家精神,再加上早年墾拓臺灣之際,遭遇種種艱辛困厄,造成許多無主孤魂的存在,所以人民建醮的目的,不僅僅是祈神酬恩,更添加了施鬼祭魂的雙重意義。
參考資料
1.〈台灣的道教法器及其儀式運用〉,鳳城聖龍宮部落格,2014-06-18https://blog.xuite.net/holydragon1003/blog/221866762-%E5%8F%B0%E7%81%A3%E7%9A%84%E9%81%93%E6%95%99%E6%B3%95%E5%99%A8%E5%8F%8A%E5%85%B6%E5%84%80%E5%BC%8F%E9%81%8B%E7%94%A8(瀏覽日期:111/05/27)
2.〈建醮〉,全國宗教資訊網/宗教知識/宗教儀式,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172(瀏覽日期:111/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