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山上天后宮舉辦庚辰科三朝祈安清醮時,進行建醮科儀時所需使用之法器—銅磬。
山上天后宮於2000年(歲次庚辰)為求國泰民安,地方合境祈謝神明,舉辦為期三日的三朝祈安清醮。建醮科儀進行時,道士會使用許多法器,無論是在壇上誦經或壇樂演奏時,一旦持銅磬(或大磬)者報磬,便會行跪拜或進行下一個科儀,亦即以報磬來引領、指示一切動作,以利法事科儀持續進行。
建醮,亦稱作醮、打醮,為道教的祭典儀式,是臺灣民間常見的大型祭典活動,更是道教各類祭儀中最莊嚴、最盛大的祭祀盛典。醮原為祭神之意,但其意義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所不同,時至今日已演變成目前眾所周知的「為還願酬神之大規模祭典」。臺灣道教的發展,融合佛、道、儒三家精神,再加上早年墾拓臺灣之際,遭遇種種艱辛困厄,造成許多無主孤魂的存在,所以人民建醮的目的,不僅僅是祈神酬恩,更添加了施鬼祭魂的雙重意義。
參考資料
1.〈道教靈寶派建醮類儀式早朝科儀〉,開放博物館,https://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bd2b28fd1572633e95eb20fa1f3325e6(瀏覽日期:111/05/21)
2.〈中華玄門經典道派淵源與架構(二)-法器〉,中華玄儒道經科儀弘揚協會部落格,2011-12-07,https://blog.xuite.net/yu400328/wretch/123686428(瀏覽日期:111/05/27)
3.〈法磬〉,全國宗教資訊網/宗教知識/宗教器物,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543(瀏覽日期:111/05/27)
4.〈建醮〉,全國宗教資訊網/宗教知識/宗教儀式,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172(瀏覽日期:111/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