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士山

此為山上天后宮舉辦庚辰科三朝祈安清醮時,布置於外壇的大士山、翰林院、孤厝(同歸所)之照片。

山上天后宮於2000年(歲次庚辰)為求國泰民安,地方合境祈謝神明,舉辦為期三日的三朝祈安清醮。醮典前置工作之一,是搭設各種醮壇。其中,搭設於廟門外中央的是大士山,又稱普陀岩、佛祖山,象徵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主要為紙紮觀音說法神像,還有善財、龍女、四海龍王、大士爺等紙糊神像,職司監護壇場之責。而因民間將大士爺信仰融合觀音大士,故有些大士山壇內是以大士爺頭頂觀音佛像造型為主。此外,在大士山兩側則設有翰林院與孤厝(或稱同歸所,並分男堂女室),供給生前曾為官或文人雅士、一般幽孤苦趣前來聞經受度時可棲腳之所。

建醮,亦稱作醮、打醮,為道教的祭典儀式,是臺灣民間常見的大型祭典活動,更是道教各類祭儀中最莊嚴、最盛大的祭祀盛典。醮原為祭神之意,但其意義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所不同,時至今日已演變成目前眾所周知的「為還願酬神之大規模祭典」。臺灣道教的發展,融合佛、道、儒三家精神,再加上早年墾拓臺灣之際,遭遇種種艱辛困厄,造成許多無主孤魂的存在,所以人民建醮的目的,不僅僅是祈神酬恩,更添加了施鬼祭魂的雙重意義。



參考資料

1.〈壇〉,全國宗教資訊網/宗教知識/宗教建築,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465(瀏覽日期:111/05/21)

2.〈建醮〉,全國宗教資訊網/宗教知識/宗教儀式,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172(瀏覽日期:111/05/21)

3.〈普渡眾生/孤壇釋義〉,佳里玉敕青龍宮瘟醫門下部落格,2007-04-22,https://blog.xuite.net/ikl2615315/twblog/116469245(瀏覽日期:111/05/21)

4.〈~ 醮壇的佈置與擺設介紹 ~〉,淨空禪林部落格,2012-12-25,https://blog.xuite.net/kuo707727632/twblog/156916705#(瀏覽日期:111/05/21)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邱怡靜
  • 創作者
    陳丁林
  •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2/06/15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