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天師符

跟天師符有關的相片,共3張
跟天師符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天師符有關的相片,第2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此為山上天后宮舉辦庚辰科三朝祈安清醮時,發放給醮境內有參與醮典的家戶張貼於門斗上的天師符。

山上天后宮於2000年(歲次庚辰)為求國泰民安,地方合境祈謝神明,舉辦為期三日的三朝祈安清醮。醮典的前置工作,除搭建醮壇外,還需發放給醮境內有參與醮典(通常是有繳交建醮費用,即所謂的「斗燈道份」與「丁口錢」)的家戶,經由道士敕過,蓋有廟印或神尊章、道經師三寶印法印的天師符。天師符具有鎮宅驅邪,保平安的功能,因此按照作醮法會期程,將天師符張貼於門斗上,只要是面朝外,不論是在房子內或外,都能避免作醮期間蒞臨醮境的「好兄弟」亂闖,待醮典結束後再將天師符撤下即可。

建醮,亦稱作醮、打醮,為道教的祭典儀式,是臺灣民間常見的大型祭典活動,更是道教各類祭儀中最莊嚴、最盛大的祭祀盛典。醮原為祭神之意,但其意義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所不同,時至今日已演變成目前眾所周知的「為還願酬神之大規模祭典」。臺灣道教的發展,融合佛、道、儒三家精神,再加上早年墾拓臺灣之際,遭遇種種艱辛困厄,造成許多無主孤魂的存在,所以人民建醮的目的,不僅僅是祈神酬恩,更添加了施鬼祭魂的雙重意義。



參考資料

1.〈埔里祈安清醮將至 保家平安這張紙不能丟!〉,自由時報,2020/11/13,https://news.ltn.com.tw/news/Nantou/breakingnews/3350463(瀏覽日期:111/05/21)

2.〈近日發放〉,二層行清王宮臉書專頁,2015年11月25日,https://www.facebook.com/CingWangGong/posts/930544617024708(瀏覽日期:111/05/21)

3.〈建醮的經費來源〉,民間信仰/迎神建醮保平安網站,http://163.28.10.78/content/local/tainan/kunhwa/two2.htm(瀏覽日期:111/05/21)

4.〈建醮〉,全國宗教資訊網/宗教知識/宗教儀式,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172(瀏覽日期:111/05/21)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撰寫者
邱怡靜
創作者
陳丁林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2/06/15
媒體類型
照片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