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影片為「莉泰颱風帶來豪雨成災」,拍攝時間約為1972年7月22至31日,放映時間為1972年8月1日,片長共4分27秒,音軌完整清晰。
本影片主要介紹莉泰颱風於1972年侵臺後所帶來的災害,因颱風滯留及西南氣流影響,自7月22日下午4點至7月23日清晨為屏東地區帶來豪雨引發山洪,再加上海水倒灌,造成嚴重水災。該災害除了造成枋寮、東港及春日地區居民的財務損失外,亦中斷屏東地區對外交通,更引起7月22日下午5點由高雄開往枋寮的273次列車在枋寮附近的出軌意外。災後動員軍警數百人員、車輛、船隻出動拯救災民及發收救濟物品。省主席謝東閔關切此一災害,會同有關官員前往春日、東港、枋寮勘察災情便集會研商救濟和重建工作,並對屏東各界發起捐獻及對救濟災民工作表示嘉許。
莉泰強烈颱風於1972年7月22日侵臺,自臺灣東北方海上通過,並未登陸,惟挾帶而來的豪雨嚴重,於屏東縣山區造成嚴重的山崩,春日鄉情況尤其嚴重,鄉內6個村落無一倖免,多棟房屋、學校及公共建設遭到土石掩埋,處處滿目瘡痍,800餘居民無家可歸。不具名林務專家指出,屏東山區伐木不造林、破壞水土保持為此次山崩的主要因素。
災後,屏東代理縣長沈奠國指示,此次遭到淹沒的村落於將來重建時應「遷地為良」,考量集體遷村。1973年,柯文福於2月1日接任屏東縣長後,隨即著手處理春日鄉遷村相關事宜,並於3月時由省民政廳、財政廳、屏東縣政府協調以每公頃8萬元購入臺糖位於枋寮鄉大响營段土地作為遷村地點,開始了遷建的相關工程。經評估後,古華村、七佳村、春日村及力里村皆須遷村至新址;士文村及歸崇村則原地重建,共計400戶遷移至新地,另404戶原地重建。原先的遷建工程預計於該年6月完成,然因變更使用遷建地、發包工程招標不順、承辦工程技術人員不足及遷建各戶配合款繳交不全等因素,導致工程進度落後,最終在7月底完成房屋的遷建,讓受災族人可以再度擁有足以遮風避雨的居所。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