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彰化四大館 餘音-軒園齋閣》

《彰化四大館 餘音-軒園齋閣》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彰化四大館 餘音-軒園齋閣》

   此保存錄音出版專輯為彰化縣文化局,委託范揚坤老師(本計畫主持人)執行「彰化四大館餘音—梨春園與集樂軒錄音保存計畫」期間,邀請彰化縣軒、園兩大曲館分別為,「梨春園」與「集樂軒」集結老館主、子弟先生及年輕館員,動員老、中、輕三代,共同合作所錄製之專輯。此專輯完成於2001年(民國90年),錄音展演地點位於彰化縣文化局南北管音樂戲曲館表演廳(彰化縣彰化市平和七街66號)。

   專輯名稱「彰化四大館餘音」,命名源於彰化縣自清代成立的北管曲館「彰化四大館」,四個曲館設置的位置係沿著舊彰化城四個城門口附近建立的活動據點,依據城門4個方位四大館分別為:南門「梨春園」、北門「繹如齋」、西門「月華閣」、東門「集樂軒」,四大館的北管藝術擁有各自的特性與風格,在興盛時期曾經培養出眾多優秀的北管子弟先生,因此成為彰化子弟學習亂彈的藝術中心,甚至擴及中部地區,眾多曲館聘請「梨春園」、「集雅軒」兩大館子弟先生教學指導。彰化縣內不論是地方活動、宗教信仰、生命禮俗等幾乎可見四大館子弟以樂展現的活絡參與,而四大館也分別為彰化南瑤宮四個媽祖會的輿前樂班。北管發展至今有興盛也有衰弱,此錄音製作的時期「繹如齋」與「月華閣」已後繼無人,只能透過現存兩館「梨春園」、「集樂軒」作為取樣,管窺彰化四大館的北管藝術。


專輯邀請「梨春園」錄製曲目包括:戲曲類2首《三進宮》(新路系統)、《舊雷神洞》(舊路系統);曲牌類1首《洗馬科》(新路 曲牌改編)。「集樂軒」錄製曲目包括:戲曲類3首《救主》、《蘆花》(舊路系統)、《磨斧》(新路系統),曲牌1首《大報》(舊路 聯套曲牌)。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彰化縣文化局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0.0
所在地-經度
0.0
是否開放
撰寫者
陳柔樺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